学完这些到了七八岁,进入了正式学习的应试科举阶段,就要开始学四书五经。
学这九本书,不能乱来,要有先后顺序。
先学四书,再学五经。
然而四书,又需要按照顺序学,不能打乱。
先学《大学》,以立其规模,就是先打基础,《大学》就是教人学做大人,教你如何做人,对这个世界有基本的认识。
次读《论语》,以立根本,这是儒家思想的主要着作,囊括了儒家思想的精义。
次读《孟子》,以激其发越,儒家以孔子发端,孟子畅其源流。“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激发其昂扬的志气。
最后读《中庸》,以尽其精微。此书最难读,需要把上面三本读熟,读透,领悟其意,才好研究《中庸》。
读完四书了,下面接着过五经关:《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这五本书需要读熟,但很难精通,需要你选择一两门来专治,作为自己的主业。
郑夫子强调,四书五经是根本经典,读书人必学,想要科举必须精读背熟。
郑夫子还说仅仅读熟四书五经还不行,还有看多几倍内容的大儒注释。
意思是像今天的高考,不仅要学课本上的内容,还要参考《五年高考三年模拟》《45套全国各地模拟题》》等
同样四书五经,也要多读历年历届大佬的注释。
等读完这些,一般人已经十五六岁了,准备考童子试了,极其聪慧,又运道的,也能考院试了,通过后,就是秀才了。
孙山听到郑夫子讲考秀才就要读那么多书,头晕脑胀,不知所措。
但这还未完,郑夫子继续补充,想要科举,读四书五经还不够,还要学些一些“课外书”。
比如律法类的《大乾律例》,算学类的《九章算术》,历史类的《廿四史》等等。
讲完这些,郑夫子感叹地说:“这些书,不要说读熟读精,我们农家子,连买都买不起。”
话锋一转又说:“你大表哥出身耕读世家,很有机会考上秀才,考上举人,如果运道好,进士也有可能。”
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孙山:“孙山,你或许有机会,现在你还小,先努力认字,要是将来真有机会,一定要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