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我外出游历,途径一户人间,恰好遇见了仙姑,我们合作解决那户人家的事情后,便同行过一段时间,也因此我和仙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但因为家族要求,之后我回到谢家接任家主,而你奶奶继续游历。这一别后,我与仙姑再见不过两次,一次是在三清诞辰法会上,我们一同进行诵经,一次是仙姑游历经过谢家,被我邀请来谢家做客。后来,因为相隔甚远,也没有电话,我们就失去了联系。”
说着,谢家老祖苦笑一声,“这不,前段时间我才得知仙姑仙逝的消息和你的存在。”
“所以我一直叫存风邀请你来谢家做客。”
“您和我奶奶有深厚的友谊?”商秋枝歪着头,语气意味深长。
“当然。”谢家老祖笑着点头,“仙姑为人仗义,心怀侠气,善良正直,对道有着自己的理解和认识,让我无比佩服。”
闻言,商秋枝慢悠悠的点了点头,“那您呢?”
“什么?”谢家老祖疑惑道。
商秋枝解释道,“您对道的理解是怎么样的?”
谢家老祖微微一愣,随后笑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您做到了吗?”商秋枝又问。
谢家老祖笑容不变,“终其一生,我都在遵循道法自然。”
商秋枝盯着他看了几秒,随后低声笑了笑。
遵守与悟透,那是两个含义。
修道有五重境界,第一重着相,即执着于相,迷失于相,在相中摸爬滚打,身心皆在喜怒忧思悲恐中。
第二重是破相,是修道之人开始有了突破认知的思维,触摸到了道的门槛。
第三重是悟道,即大彻大悟,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开始显露本心。
第四重是证道,乃修道之人有了涅槃重生的意识和能力,为人行事以道为根本信条,致力于追求道的终极奥义。
第五重也是最后一重,行道。和光同尘的大智慧,在人间炼狱中,循道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