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祐走向书房内挂着的地图,指向亳州,“小明王!”
郭天叙疑道:“韩林儿?那小娃娃有什么用。”
张天祐回道:“那小娃娃是没什么用,但刘福通手下有数十万大军,隐隐以是天下义军之首。”
“远水也难解近渴,何况我们与亳州义军素无往来,他们又怎会趟这趟浑水?”
“现在各路义军虽各自为战,但以小明王为做的义军也不在少数。小明王称帝已久,我们若也尊他为明王,只需求来一道圣旨,他孙德崖必退,而他朱重八怕也不敢得罪刘福通。”
郭天叙眉头紧皱,“那我们岂不是也要依附于他?”
张天祐哈哈一笑,“当今乱世,天下未定之前,有什么依附不依附的。面子都是自己给的,只要实力够强,都是自己说了算,要是实力不济,迟早都是人家的。”
郭天叙沉吟了半晌,“事已至此,怕是只能这样了。”
“少帅在滁阳稳住孙德崖几日,我亲自去趟亳州,在我回来之前,一定不要轻启战端。”张天祐再交待了两句,便星夜兼程,往北直奔亳州而去。
和阳城内,朱元璋实时关注着滁阳城方面的消息,只等双方开战,便欲率军直下滁阳,一石二鸟。
不想等了数日,孙郭双方依旧按兵不动,正自焦急。
忽有探马来报,孙德崖从滁阳撤军了。
朱元璋甚是惊奇,对探马道:“怎么就撤了?再探!”探马领命退下,再往滁阳而去。
翌日,又有探马来报,张天祐率一小队人马往和阳而来。
朱元璋更奇了,“带了多少人马?”
探马回报,“禀大帅,具体人数不详,大概就数百人马。”
朱元璋独自在大帐里踱步,想了半天硬是没想明白,便召来李善长,“这孙德崖撤了,张天祐又率数百人马来和阳,李先生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