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因为这次祸乱,宦官们罢免了蔡家担任要职的官员。
虽然蔡家,家大业大,可也不得不为五斗米折腰。
太老爷作为当时蔡家主的庶长子,主动担任经商一职。
在古代,士农工商,商人的地位最低,也是最不受当时主流人士的认可。
但是为了家族,他放弃了仕途,开始经商,在蔡家背后支持下。
蔡氏商行遍布荆扬兖豫徐,五州之地,生意做的很大,也为蔡家积累了很多资源。
后来到老爷手上,先帝登基,大开社稷,释放因党锢之祸而被限制的官员士族。
蔡家也在此列,于是乎,灵帝即位之处,大有一番新气象。
蔡家当时还上奏鼓吹,【众正盈朝】,海宴河清。
正因如此,蔡家在政治上获得新生。(虽然经商使我富甲天下,可政坛对我来说,那才是海阔天空。)
于是混政坛蔡家,与混商海的老爷立马划清界线。
表明蔡家与蔡氏商行没有联系,至此,在老爷的手中,偌大的家业开始缩水。
大量的产业都被主家拿走了,只剩下一些零星的米铺与酒馆。
曾经跨遍五州的蔡氏商行却并没有因此衰弱。
在老爷不懈努力下,虽然没能恢复到鼎盛时期。
可也算留下了偌大家业交给了少爷。
可少爷呢?
刚接手时,那简直就是个败家子,我行我素,指手画脚。
在吃穿用度上处处与那些世家子弟攀比。
没几年,家业逐渐败落了。
虽然,在两年前他幡然醒悟,开始实心用事。
可是少爷的心性始终没能改变,急躁,自大,胆小如鼠……
这些缺陷始终伴随着他,让福伯这个三朝老人心力交瘁。
“少爷,那位公子指名道姓要您亲自去见他。”
“我在蔡家说好听点,叫福伯,可到了外面,别人只会把我当奴才下人。”
福伯苦心劝说。
“世家大族,由重体面,那小公子气度非凡,更何况又是人家救了咱们,可咱们呢?”
“就派一个我这么个卑贱的下人去见他。”
“这不是打了对方的脸,不识抬举吗。”
说到这份上,口干舌燥的福伯也是没办法。
两位老爷,在下尽力了,福伯心中是苦涩不已,暗暗想道。
……
这边看见马车迟迟没有动静的刘协,脸色不由古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