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殊介绍一旁的文人,刘协和颜悦色问候几句,而后商量接下来的路程。

“陛下改封本王为汉中王,所以接下来我们一行要前往汉中,现在议一下有没有困难?”

刘协抛砖引玉,首先指出接下来目标,然后集思广益,看看大家的想法。

堂下众人很快谈论纷纷,汝南名士杨星率先站出来,提出不同看法。

“殿下,臣以为您目前不宜去汉中。”

“为何?”

本来刘协看见有人站出来发言还很高兴。

可当听到,他反对自己去汉中时,脸色唰的一下变黑。

杨星似乎并无所觉,反而侃侃而谈道。

“殿下是先帝之子,当今陛下之兄弟,帝皇贵胄,身份尊贵。”

“现董贼霸占洛阳,欺压天子,凌辱后妃。”

“可谓人神共愤,天下百姓恨不能食其肉,寝其皮。”

“今殿下逃出洛阳,可以说是潜龙入海,再无束缚,殿下何不效仿光武皇帝,在汝南一带号召天下,讨伐董贼,再图中兴。”

“若是殿下去了偏远汉中,恐冷了天下有识之士的一片忠心啊!”

杨星不愧是当地名士,说话有理有节,一副为刘协考虑的模样。

但刘协闻言,脸色阴沉地快滴出水来,对于此人观感非常差,不过这样一来更坚信原来的判断与选择。

我不是建文,可不会被你轻易忽悠,因为刘协心中很清楚,自己不是光武帝,也没有秀儿哥的运气。

留在中原之地,势必要与诸侯们打交道。

曹操、袁术、刘表等等,在群狼环绕之下自己还想安心发展壮大。

屁!

……

刘协惊恐地发现,右边的官吏全都支持让刘协留下来,到了中午,本地世家豪强派人前来。

送钱的送钱,送女人的送女人,反正就是你留在汝南想要什么都行,就是不许走。

到了晚上还有第二天中午,连续几日送来了各种奇珍异宝,还有善于辩论的名士,跟刘协讲起大道理。

“殿下现今的处境正到佳处,处中原腹心之地,周围都是忠心汉室的官吏将校,何不趁此良机,干一番大事业。”

“殿下,天欲与之,不取必受其咎。”

许劭在东堂内,对着刘协苦口婆心道。

刘协一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行为轻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