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另有其因

“如此循环,问陛下,五个月后,这片草场还剩多少人和羊?”

这是一道逻辑题,字面意思清晰,李世民等人一听即懂。

当然,理解归理解,现场直接给出答案是不可能的,必须深思熟虑一番。

这类文字题往往暗藏陷阱,需仔细分辨。

况且这个问题提出,显然需要一个共识,听起来就不像能一口作答的。

于是李世民笑道:“此题已记下,宴会结束后,朕会令朝臣商议。”

“不必等三日,两日后朕会再派人请你进宫,告知正确答案!”

普耶看着李世民自信满满,仿佛不在意难题的模样。

不知为何,总觉得这位大唐天子的自信莫名强烈。

似乎不用看题,就能轻易解答。

难道这就是大国的底气吗?他当然不知道,李世民的自信来源另有其因……

宴会散去,吐蕃使者回到安排好的宾馆。

李世民立刻召来长孙无忌等人,急匆匆地商量对策。

书房中一碰头,李世民定下基调:

“这次,这第二个问题我们自己解决,尽量不麻烦王掌柜。”

“总麻烦王掌柜,虽然他不知情,外人也无从知晓详情。”

“但朕心中总觉得过意不去,好像我们君臣几人真的缺乏智慧,想不出这些问题。”

“各位爱卿有何看法?”

李世民话音刚落,长孙无忌拍手赞同:

“臣完全支持陛下的决定!”

……

长孙无忌深受其困扰。

不说别的,仅凭他的身份,竟连异邦问题都无法回答,面子上很不好看。

正如李世民所言,虽无人知晓,但想想就头疼。

若连第二题都想不出,干脆回家放牛算了。

长孙无忌一同意,魏征等人随即附和。

“臣附议!”

“臣也赞同!”

很快,几人达成一致,书房内展开热烈讨论……

半个时辰后。

李世民瘫倒在椅背上,眼神空洞,疲惫不堪。

李二承认,靠自己等人得出答案确实不可靠。

五人在场,竟有五个答案。

每个人都坚持己见,认为自己的才是正确,完全不认可其他人的答案。

偏偏每个人都能拿出理由,并非胡乱猜测。

这就尴尬了,各有道理,该听谁的?而且谁的道理正确,谁的观点错误呢?

这样争论下去,估计三五天,甚至十来天,都难以达成统一。

约定的第二题期限到来,他们还无法统一意见,那就太尴尬了。

李世民回过神时,书房内仍在争论。

“依我看,答案是五人和五百只羊。牧场有一定范围,地震发生可迁移到另一侧。”

“你这算什么答案,太荒谬了,地震范围还比不上你一个牧场大?”

总之,书房内充斥着这样的争论,几位朝廷重臣面红耳赤,争论得不可开交。

直到李世民重重拍桌,大臣们才停下,齐齐看向李二。

李世民头疼地揉了揉穴位。

“别争了,你们彼此之间水平相当,争不出结果。”

“看来朕得收回刚才的话,只有去酒馆找王兄弟,让他给出最终答案。”

群臣顿时沉默。

本想靠自己得出答案,展示臣子的能力,结果证明是徒劳,无法统一。

长孙无忌咧嘴,无奈摊手:“就如陛下所言,臣实在无法与魏兄、杜兄达成一致。”

魏征和房玄龄等人也只能无奈放手。

李世民长叹一口气,吩咐手下准备车马,五人团队再次离开皇宫……

抵达太平坊的酒馆,发现王辰正在给盆栽松土。

这位年轻掌柜似乎又在捣鼓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

但对李世民等人来说,现在哪有心思探究掌柜在忙什么。

李二跑得最快,不顾形象地冲进来。

“王掌柜,王掌柜,知道吗,吐蕃又出第二个问题了!”

“这次的问题更具挑战性,更需要思考!”

李世民嗓门大,音量高,吓了王辰一跳。

手中的小铲子铲断了一株植物的根茎,植物瞬间“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