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冲锋陷阵

“他们隐藏的目的多得很。”

“最简单的是他们想让大唐和突厥人提前冲突,最好是能打一场旷日持久的大战。”

“这样一来,周边几大势力中实力最强的大唐,就会陷入战争的泥潭。”

“你们两位想想,如果真的到了那种地步,吐蕃国是不是可以借此机会疯狂发展自己的实力。”

“毕竟没人管他们,他们躲在偏远的西南角落。”

“等到他们预料中的旷日持久大战结束后,吐蕃国不就已经发展得极其强大了吗,到时候就可以真正与大唐平起平坐,相互较量了。”

“这就是吐蕃国的野心!”

王辰话音刚落,李世民和房玄龄的神色骤变。

这个问题他们并非没想到,只是没有想得这么深入。

李二更是焦急地说:“这么说来,领袖当庭回答岂不是不妥当的举动?”

“糟糕,我之前也是这么想的,领袖应该先用别的言语搪塞回去,然后商量后再考虑如何回应外国使者。”

王辰给了老李一个白眼。

“停停停,你看你急什么,这有什么急的。”

“吐蕃人就算有这种阴谋和野心,他们就能成功吗?”

“所有的设想都建立在我大唐和突厥会陷入旷日持久大战的基础上,但如果速战速决呢?”

“所以,当今领袖和房玄龄他们心里早有数,他们这些人执政多年,考虑的事情难道比你们俩还少吗?”

李世民尴尬地笑了笑,心里忍不住暗暗吐槽。

考虑个鬼。

他们几个确实没怎么考虑,至少他在大殿上慷慨激昂的时候,真的没怎么深思熟虑过。

不过现在听了王掌柜这么详细地分析,他的思路清晰多了。

吐蕃人有阴谋,这是毫无疑问的。

但这种诡计对大唐的影响并不大。

在繁华的都市中,所谓的权谋算计似乎变得不再重要,因为那一刻的回答,或许正是最恰当的答案。

李二心中一块石头落地,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就在这时,房玄龄忽然开口:“王总,其实我有个疑问,为何吐蕃国要如此匆忙地向我大唐派遣使者?”

“还要提出三个难题,甚至表示要尊我大唐为主国。”

“像吐蕃这样的大国,领土广阔,人口也算可观,完全有能力自成一派。”

“虽然与我大唐相比仍有差距,但也不至于急于求成,主动要求成为附属国吧。”

“这其中是否有什么目的呢?”王辰用惊讶的目光瞥了房玄龄一眼。

他忍不住用手指轻点桌面,说道:“不错,乔老你的问题颇有深度,比李老问的高明多了。”

“这么多次,难得遇到一个让我动动脑筋的问题,而不是随便应付。”

房玄龄: “......”

这话听起来像是夸奖,可无论从哪个角度听,都让人觉得别扭。下一秒,房玄龄感觉到对面的李二正用带着一丝杀气的眼神盯着他。

房玄龄顿时有些懵,自己何时惹恼了这位大唐宰相?一句看似表扬的讽刺,竟让他成了众矢之的。

看着房玄龄困惑的表情,李世民在心里暗暗哼了一声。

还不是因为那句“比老李问的问题高明多了”,仿佛他老李以前一直没脑子似的……

不过玩笑归玩笑,李世民和房玄龄不约而同地将目光转向王辰。他们都想知道,吐蕃国为何急着要拜唐朝为宗主国,难道只是吃饱了没事,想找大哥罩着?这个结论未免太过牵强。

王辰用筷子轻敲桌面,反问道:“我记得吐蕃国的新国王叫松赞干布,好像还挺年轻的。”

李世民立刻点头,这点他可以确定,松赞干布确实年轻,刚坐上吐蕃国王的位子没几个月。他还亲自问过那个名叫普耶的使者。

王辰嗯了一声,开始分析:“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急匆匆地认一个强大的国家为宗主,无非几个原因。”

“要么是本国实力一直较弱,要么是国内动荡,需要找个强大的靠山。”

“不然哪有国家会傻到主动找人压制自己。”

李世民和房玄龄点头赞同,这一点他们深信不疑。以前那些尊唐朝为宗主国的小国,不就是因为离得太近,自身又弱小,才不得不如此。

否则,谁愿意给自己找个大哥,找个爹?

见二人纷纷点头,王辰继续说:“吐蕃国的实力不算弱小,在西南地区算是主导者,所以因国力弱小而依附他人,不太现实。”

“内外困扰中,他们的外患无非是我们大唐和北方的突厥。”

“但目前我们大唐和突厥是敌对状态,早晚有一战,没人会有闲心先对付吐蕃。”

“综上所述,吐蕃国真正的问题在于内忧,他们内部出了问题。”

王辰简洁的分析,让李世民思路清晰起来。李二眼中闪烁着奇异的光芒,主动联想问道:“照王兄弟的意思,吐蕃国内乱了。”

“而且这内乱与松赞干布有关。”

王辰立刻打了个响指,干脆地说:“不错,老李你总算开窍了,我的悉心教导总算没白费。”

李世民顿时额头冒出几条黑线。“悉心教导”是什么鬼?不过他懒得纠结这些细节,反正习惯了。

见王辰酒杯空了,李二立刻给他倒满,期待地说:“不知是什么样的内乱,让松赞干布如此急切地求助大唐呢?”

王辰接过李世民倒满的酒杯,向他使了个眼色。这老李果然有点眼力,知道倒酒。

王辰兴趣大增,用筷子在桌上写下“松赞干布”四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