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跟我商量了下,与陈奶奶预定正月初七过来再次施针。在陈奶奶和张泽瑞的感谢声中,大家彼此道了别,提前互祝新春快乐!
2月3日,腊月二十八。
全家总动员!奶奶、老爸、老妈、三叔、哥哥、弟弟,还有我和桃小妮。在院子里将三叔带回来的大型蒙古包组装起来,又用砖砌了两个炉灶。拉了半吨块煤,市场里买了些耐烧且高温的焦炭。这东西的火很硬!炒菜啥的最好用!
烟酒糖茶都是提前备好的,拉过来就行了。有些需要提前炖的菜品可以提前炖了,妮子看到蒙古帐篷了,就馋烤羊肉了!自己跑出去买了只羊,杀完收拾干净,还带回来几箱子无烟炭。
奶奶看着院子里众人忙得热火朝天的,笑得合不拢嘴。在莫村也不知道是不是奶奶有意,我们在莫村的生活都是尽可能的低调。今年算是放开了过年!我们家也有很多年没有这么热闹过了。
现在是在青州市,企事业单位、工厂,都要上到腊月二十八、二十九,才开始放假。如果在农村会更热闹!在农村,冬天村子里都没啥活计了。过了腊八之后,人们开始杀猪宰鸡,将猪肉切成块,放在大缸中送到仓房里冻起来以备节日期间用。
记得小时候还有一首耳熟能详的儿歌: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
那个时候各家条件都一般,物质条件匮乏。在农村,儿歌里所唱的那些,与实际上的生活,基本上大差不差。
从腊月二十八下午,就开始热火朝天的准备年夜饭了。东北的年夜饭,是所有人家都很看重的。无论过的好坏,都不能差了年夜菜!
2月4日,腊月二十九。
饺子里面包硬币
过年吃饺子是北方人的习俗。在东北民间有除夕守岁的习惯。大年三十晚上辞旧迎新,所以要吃饺子,在众多的饺子中只包上几只带有硬币的(现在人们讲究卫生,就用花生或其他果仁来代替。),谁吃到了这样的饺子就预示着在新的一年里会交好运,有吉祥之意。
年夜饭后吃冻梨
因东北天气寒冷,将一些水果冻过之后,另有一番滋味。常见的是冰梨和冻柿子。据了解,最纯正的是冻秋梨,在北方有一种梨叫秋梨,这种梨刚摘下来的味道又酸又涩,于是人们将这种梨采摘下来直接放在树下,盖上一层树叶,经过冰冻之后的秋梨酸甜可口,果汁充足。冻梨在吃之前要放在水里解冻,年夜饭后吃这种梨能解酒、解油腻。
年夜饭十大硬菜!
主菜:鸡鱼肉
小鸡炖蘑菇
作为东北菜的代表之一,小鸡炖蘑菇以其醇厚的口感和独特的香味赢得了无数人的喜爱。选用肉质细嫩的小鸡,搭配香气四溢的野生蘑菇,经过慢炖,鸡肉与蘑菇的鲜美完美融合,每一口都是家的味道。
红烧鲤鱼
鱼,寓意年年有余,三十儿这天必须来条有头有尾的鱼,东北这噶哒多数都吃鲤鱼。鱼头的朝向那是有说道的,鱼头必须对着桌上的长者。小时候家里冷,吃不了的鱼下顿吃就变成了鱼冻,口感有点弹,好吃到舍不得加热,哈哈。从小时候到现在都有鱼(余),反正没有鱼就不是完整的年夜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