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迎娶惠珍

六斤的归途 李皮皮 3507 字 2个月前

古人云,人生四大喜事: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民国三十二年的秋天,张六斤和惠珍在强老汉夫妇的撮合下,他们二人喜结连理,十七岁的惠珍嫁给了大他九岁的张六斤。

张六斤在部队时攒了笔钱财,他将其中一大部分银元交到了强老汉的手中,张六斤对二老说这些权当作他代表自己已经过世的父母亲给强家人下的聘礼。

强老汉掂量手中沉甸甸的包袱对张六斤说:“福庆,我跟你姨不是贪图你的钱,我们老两口也不是在卖女子,我们是看上了你这娃的人品,你是个可靠的人,惠珍嫁给我们老两口心里踏实。”

说完强老汉就要把包袱里的银元还给张六斤,张六斤则推脱着说什么也不肯再收回去。

“叔,嗯不对,应该要改口叫爸了。”

张六斤不好意思的挠挠头,他把自己的心里话告诉了强老汉夫妇。

“我达跟我妈去世的早,我是个孤家寡人流落到邠县,你跟我妈还有惠珍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没有嫌弃我,把我从鬼门关拉了回来,这份情我记在心里,我跟惠珍结婚以后,你们就把我当成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咱们一家人不能说两家话。”

随后张六斤在邠县县城银匠铺那里打了对耳环和手镯,他亲自给未婚妻戴上,以此作为二人的定情信物。

“你觉得这个样式好不好?”

张六斤给惠珍佩戴好耳环后拿来面镜子问她是否喜欢,惠珍脸上露出了害羞的神韵,她点头对张六斤说道:“好看,你挑的东西就是好看。”

张六斤又从柜中将自己前几天在集市上买的几身布料拿出来递给惠珍,对她说道:“这些面料能做四身衣服,你自己两件,爸和妈一人一件。”

张六斤和惠珍俩人的婚礼布置的简单又充满喜庆。

按照邠县人嫁闺女的传统,在正式举行婚礼的前一天他们要招待娘家人吃席,大家管这项风俗叫做“洗头”。

张六斤托人在集上买了只羊,村里有个叫陈立栋的年轻人是个屠户,这杀猪宰羊的任务自然就落到了陈屠户的身上。

在这个物质困乏的年代,农村里凡是遇到有人家操办红白喜事的时候全村人都会来家里帮忙,除了邻里之间互帮互助的友谊之外,更重要的是能够趁此机会打个牙祭,慰劳慰劳缺少油水的肠胃。

张六斤和惠珍的新房就布置在他原本住的那口窑洞里,窑洞的木门的两边贴着副大大的喜字,是惠珍母亲亲手用红纸裁剪而成。

窑洞的门檐上挂着条红绸,门框两边贴上了对联。

惠珍母亲在“新房”的案桌上摆了四个盘子,里面分别装有红枣、花生、桂圆还有瓜子,寓意祝愿张六斤和惠珍两位新人早生贵子。

张六斤考虑到未来会在村里生活,为了减少某些不必要的麻烦,他在结婚当天特意穿上了国民党军官的制式军服。

他还告诉惠珍和强老汉夫妇,不要对村里人提起自己离开部队的事情,如果有旁人问起自己为何没有与部队一同离开驻地就告诉他们说自己是因为有任务在身,被部队有意安排留在此地。

村里人听说强老汉家的独生女惠珍即将出嫁,女婿是部队里的军医官,几乎整个村子中的男女老少都跑到强老汉家里给他们老两口道喜了。

几个五六岁的小孩儿在张六斤“新房”的喜炕上滚来滚去,把惠珍母亲和看热闹的婆娘们乐的合不拢嘴,小孩们在炕上边滚嘴里还念念有词:

撒个枣、领个小(儿子),

撒个栗、领个妮(女儿)。

一把栗子一把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