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老幺出生

六斤的归途 李皮皮 4174 字 2个月前

这个年过得让张六斤感到分外疲惫,因为惠珍怀孕的缘故家里准备年货、收拾卫生的责任就主要落在了当家人张六斤的身上。

惠珍怀孕反应很重,张六斤开妻子玩笑说她已经都是四个孩子的母亲,又不是十七八岁的大姑娘小媳妇,怎么反应会这么重。

玩笑归玩笑,张六斤对惠珍的身体却是一天都没有放松过警惕,三十多岁的高龄产妇生产期间如果出意外,那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张六斤自己就在医院工作,就医条件也相对便利,他基本上每隔两周时间就会带惠珍上医院检查身体。

惠珍的父母多年前相继去世,她自己又是家里的独生女,加之张六斤是个外来户,在本地除了交往的同事和朋友外,夫妻二人几乎没有几个来往的亲戚。

张六斤和惠珍都属于好客之人,加之张六斤是陕南人,饮食习惯比关中地区要复杂一些。虽说他离开家乡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可是刻在骨子里的饮食文化始终没有被磨灭掉。

按照邠县人的传统,过年有客拜访,餐桌上必须要有蒸碗,表示邠县人对过年的重视,以及期盼来年五谷丰登、风调雨顺。

腊八过了就是年,张六斤在街上买回来许多的鸡鸭鱼肉,大哥张福林还从城固老家给弟弟寄来了许许多多的熏肉和腊肠,这些都是张六斤小时候在家时喜欢吃的东西。

因为惠珍怀着孕,她闻不了肉的味道。张六斤在厨房系着裙帘挽着袖子接连忙活了好几天,粉蒸肉、香酥肉、排骨肉、八宝米等蒸碗陆续出锅。

大年三十趁着天还没有黑的时候,张六斤家就已经把春节的对联给贴好。今年邠志主动要求家里的春联由他来张贴,惠珍弄了些面粉用清水调成糨糊,邠蕊和邠志把春联展开,在四周均匀地涂抹上糨糊,邠志踩着梯子爬了上去。

“你小心点,叫你姐给你扶好了再上去。”

惠珍叮嘱儿子不要冒冒失失,她生怕邠志一不留神从梯子上摔下来,便让大女儿邠蕊赶紧把梯子扶好。

张六斤为全家人准备了丰盛的年夜饭,煎炒烹炸焖溜熬炖,各式菜品都准备了一样,就连一向胃口不好的惠珍都吃的满嘴流油,夸赞张六斤的手艺真不错。

吃完年夜饭,张六斤领着孩子们在院中放起了烟花。惠珍将家里所有房间的灯都打开,然后把娘家和张六斤父母的牌位用手绢擦拭干净摆在供桌前,又将两只蜡烛点燃,在牌位前的香炉里插上三只清香。

“快来先给你两个爷、两个婆把头磕了。”

惠珍让孩子们先别着急玩耍,等祭拜过老人后再放鞭炮。

这个年代还没有电视机,也没有其他的娱乐活动。民间普通老百姓在这天晚上通常是全家人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后,点燃蜡烛或油灯围坐在火炉旁闲聊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赶跑驱走。

民间管这种方式叫做守岁,俗名“熬夜。”

惠珍把家里提前准备的瓜子、花生和糖果用盘子装好,放在土炕的木桌上,几个孩子和张六斤夫妇二人围着木桌盘腿而坐,边吃边聊。

“爸,你给我们讲讲你以前的故事吧,我听我妈说你年轻的时候经历特别丰富。”

邠志嗑着瓜子对父亲说道。

“爸的经历太多,不知道从哪儿开始讲。这要是真的讲起来,三天三夜估计都讲不完,都能写本书了。”

惠珍对丈夫打趣地说道:“你过去不是经常说等你退休后要写本回忆录么,那你就把你的故事写成本书,让你的后人都知道他张家先人在世的时候都干过些啥事。”

惠珍的提议让几个孩子都笑了,邠志拍着胸脯说等他长大了会把父亲的经历编成书籍,让他的儿子和孙子们都一遍。

在惠珍和几个孩子的怂恿下,张六斤沉思片刻,讲起了小时候的故事。

“爸跟蕊蕊一样大的时候,我记得是十六岁那年冬天。雪下的特别大,你婆跟你爷两个人相隔五天时间先后去世,家里的房子让你大婆就是我大伯一家给占了。那个时候你小姑才十来岁,比菡菡现在大一点儿,你达达福堂还只有几岁,我们兄妹三个相依为命,爸靠着每天在外面打些柴禾去粮店换一口袋米养活我们三人……”

第二天清晨,天还没有亮。几个孩子还在炕上熟睡,张六斤和惠珍便已起床,准备在大年初一这天给全家包顿饺子。

“张叔、张姨,我们来给你拜年了。”

张六斤打开院门发现门外站着两个大小伙和一个小姑娘,见过张六斤出来,三人“噗通”一声跪倒在张六斤面前,没等张六斤和惠珍上前扶起几人,他们对张六斤和惠珍二人连磕了几个响头。

“祝张叔、张姨新年快乐,万事如意,大吉大利。”

张六斤把几人拉起,帮他们拍打着衣服上的尘土,嘴里说道:“好娃哩,天还没大亮你几个就来拜年。快进屋,看把娃一个个冻得。”

这属于邠县老辈人的传统,邻里之间的年轻后生要在大年初一早上前往各家给长辈磕头拜年,长辈们通常会给抓些花生、瓜子之类的作为回礼,关键是要给拜年的人封个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