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在武德七年(公元624年),当突厥大军南侵,唐廷惶恐,商议迁都襄阳的时候,秦王李世民坚决反对,曾立下话来,给他十年时间,他定能平定漠北,说到做到。最后靠着李世民的五陇坂之战击退突厥。
这几年来,从秦王到太子,从太子到天子,李世民始终不敢忘记。武德九年(公元626年)的渭水之盟,也是李世民无法忘却的耻辱,他已经下定决心,等待时机成熟,天下百姓元气恢复,定要挥兵北上,一雪前耻。
贞观三年(公元629年),距离当初夸下海口的时候,已经过去五年了,时机不待人,李世民还有五年时间,这五年时间,足够他平定漠北,扫除东突厥之患吗?
太难了。
此时的东突厥是整个亚洲大陆上的主宰者,从西域诸国到东北亚的高句丽,无不向突厥称臣,东突厥此时的实力已达到鼎盛。面对类似体量的匈奴,当初汉武帝雄才大略,卫青、霍去病等千古名将,也还是花了上百年时间才彻底平定匈奴。五年时间平定漠北,谈何容易?
但是,李世民继位以来的这三年,大唐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
头一件事,就是军制改革。唐廷任命军事家李靖为兵部尚书,开始大刀阔斧地整顿军备。唐朝继承了武川集团兵农合一的传统,恢复了在隋朝一度接近废弛的府兵制,设置了各个军府,下辖若干府兵,府兵们战时出征,平时种田,府兵将士自备军资,要是征战立功,就能得到封赏。而经过兵部的改革,府兵制从关中扩展到全国,全国置折冲府六百多个,军府大小不等,所有府兵总量达到六七十万人。府兵之上,则由朝廷十二卫和东宫六率来管理。李唐朝廷设了左、右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右威卫,左、右领军卫,左、右金吾卫,左、右千牛卫,左、右监门卫一共十六卫,其中,前十二卫各自统领京师以外的五十个折冲府,以及驻扎在京师的直属内府。东宫六率也分别管辖一些折冲府。但朝廷十二卫和东宫六率都只是行使日常管理权,真正到了战时,朝廷还是要另设行军总管来进行指挥。这就做到了军权统一于中央。
府兵制的好处就是不打仗的时候府兵们可以自行回家种地,这为中央帝国以较少的养兵成本,维持了数十万半专职化的军事力量。这些府兵们平时都由折冲府组织训练,这就让府兵们的兵员质量比那些临时抓出来的壮丁们要好上不少。而且,府兵们都有顺畅的靠军功获取功名的通道,因此他们尚武而又好战,渴望获取功名。“宁为百夫长,不为一书生”,就是那时社会的精神风貌。
但如果只是这样简单地改一改府兵制度,那就不需要李靖出马了。李靖为大唐军事体制带来的,是一次整容式的革命。
在唐初的统一战争中,唐军步兵的战斗力其实并不强,遇上薛举、刘武周、刘黑闼这样的硬骨头,总是吃亏,最后是靠统帅的指挥艺术,以及唐廷和秦王府强大的后勤能力和动员能力才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而李靖,则革新了整个军事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