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王淼的升职速度这么快,完全就是李贤,徐有贞两个人的斗争进入了白热化的阶段,而王淼就是在斗争中获得的进步。
他善于斗争,会说话,是他的优势。
可打嘴炮可以,不代表这家伙真的行,
他懒惰,懈政,贪婪,好色,无能这一个个的缺点都在远离京师,远离皇帝之后,一一出现了……
现在到了昆明。
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任情放纵,肆意人生,彻底的放松自我,展现出了最真实的自己。
上到布政使,按察使,下到地方的基层官吏,对于王淼只有敬畏,而对于这个从京师到云南来的右都御史的所作所为,只当是正常的。
因为右都御史背后站的是徐有贞,他是徐有贞的亲信,这仿佛都成为了大明朝人尽皆知的事情。
在这种情况下,不管是云南的官吏,还是随同王淼来到云南的京师属官,都不敢弹劾王淼……
京师。
乾清宫中。
徐有贞还在为了给王淼划清界限而奔波。
朱见深坐在御座之上,左后站着赵化农,右后站着高义。
而在下面,徐有贞还在滔滔不绝中。
朱见深听的认真,可说的全都是王淼的坏话,而且还不明说,全部拐着弯说。
“陛下,王淼出身江南士林,乃是杭州的名门望族,少年得志,不知民间疾苦,安抚之事交给他办,臣总觉得有些不可,不如陛下安排副使前去。”
“陛下啊,臣的心是真乱,虽然王淼平日里面跟臣走的近了一些,可臣还是不放心他,在陛下面前可是不敢由丝毫的隐瞒。”
“陛下,不如让臣亲自去云南吧……”
听到这里,朱见深才缓缓开口:“西南太远了,你啊,是朝廷的重臣,是朕的左膀右臂,朕啊,实在不忍心让你跑那么远。”
“话说回来,衍圣公府的事情,结尾也差不多了,陆瑜办的不错,当然首要的功劳,还是在你的身上。”
“朕有徐都御史,当是幸事。”
正在着急的徐有贞忽然听到朱见深的话后,本来紧张的内心,瞬间放松了下来。
甚至还有点小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