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不是,是有花的船,不是你想的那样...我先走了。”安成郡主大吓一跳,差点说漏嘴了。
三十六计,先走为上。
......
这时另一侧的南书房中,年迈的老朱微咳着,细看着几份试卷,时不时还咳了点血出来。
“陛下,早点睡,熬夜对身体不好。”一个老太监给他换了杯冷茶,淡然低头回礼道。
“唉,今年没什么文章出彩啊。”
“奴才刚收拾了你扔在地上的卷子,感觉有一篇写的很好啊。”
“老东西,你也会看文章了?”朱元璋一瞪眼,最讨厌别人否决他了。
“老奴不敢。”
“说说看?”
“天戴其苍,地履其黄...很霸气啊,也很励志,奴看了都浑身兽血沸腾。”老太监吓的跪了下来。
“是热血沸腾吧。拿来我看看,有这么一首吗?”老朱哥带着些疑惑道。
片刻之后,杨云的卷子被递了过去:“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大明,与天不老!”
“好,写的好,为什么会在二甲里?刘三吾这老东西是不是老眼昏花了?就凭这一首诗应该是一甲内,果然我大明的科举是有水份啊。这么好的卷子弄到了二甲十名?老王八。”
“这,这这可能是其它部分一般吧。”
“嗯?我细细看来,呀,重商税而轻农赋。好,这正合朕意啊...这对付北元的方法...以移民开垠北土,步步蚕食,堡垒式推进...”
朱元璋一边在低语念叨了起来,一刻钟的沉默之后,他一拍大腿,大喊了一声:“好,真是绝户之计啊,无论多难耕种的土地对我大明百姓来说都不是难题。十年,二十年后,千里草原不复存在...”
“什么好啊。”老太监为还没敢起来,不解道。
“老东西,你还真提醒了朕,这是一个天才。比解晋还要牛的鬼才,不差于刘伯温啊。”
“陛下,有什么人能得天子垂青。”
“杨成龙,杨云?什么玩意?才18岁,宋忠立马全力调查杨成龙,上次让你查不出是谁干的,这次再不行你自己不必回来了。”朱大帝对着门口大喊了一声。
“臣必在七日内查清此人,不行提头来见。”一个中年人一身的飞鱼华服,下叩首后,转身走了出去。
“唉,此人有惊天地,泣鬼神的绝世之才,不为朝廷所用必杀之...”</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