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口水战

书生升官记 思想有毒 2301 字 3个月前

早朝时间,百官身着朝服,鱼贯而入金陵紫禁城。

宫殿巍峨壮观,殿前广场宽阔宏大。

钟声响起,太孙已然登临宝座,群臣山呼,但并不敢称万岁。

朱元璋可是早早让允炆熟悉一下朝堂,奏折等权力几乎都交给了下一代,提前来培养。

大太监陈矩大喊了一声:“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大臣们开始上奏政事,或进谏忠言,或禀报边事。

殿内气氛庄严肃穆,众人皆恭敬有加。大臣议论声交织在一起,却无一丝嘈杂之感。整个场面井然有序,尽显大明朝廷的威仪。

杨云嘛,还不够格上早朝,只是个打杂的。

“起奏太孙殿下,臣认为我大明如今面临着地方土地兼并严重,地方官员腐败严重。而各藩王各地为政已经严重影响到朝堂的控制,臣建议限制各地藩王的权力,收回中央。”方孝儒直接一跪。

“你是说削藩?只是本太孙提过,一直未得皇爷爷的同意。此事我也不能做主。”

“臣建议派出钦差大臣,巡牧各地,清查各府隐报田亩,以加强税收。”吏部尚书黄子澄同样也下叩一拜。

允炆想了想,后一拍而下:“准奏!所派之人由吏部先行推荐。”

“太孙,兵部经广西宋晟来报,出现了大量的白莲教余孽未除,需增加军粮补给。”齐奏同时下叩,汇报道。

“准,白莲余孽一定要清除,如果让其与云南的北元残兵合成一处就会动摇我大明的根基。”

“谢,太孙殿下。”

这时,黄子澄再次说道:“太孙,臣拟定毛泰升礼部侍郎、郭任升任兵部侍郎。”

“这个,三品及以上还需要皇爷爷来决定。我会上承皇帝。”允炆叹了口气,皇帝还没完全放权啊。

方孝孺这时跪了下来道:“臣请新科状元杨成龙能恢复从六品翰林院修撰,如今我翰林院缺了个有能力的官员坐阵,实在是汗颜。”

“臣反对,他的官职是皇帝指定的,一切升迁由我吏部负责。难道少了个状元我大明的翰林院就不行了吗?这可是培养我朝重臣的位置,杨云尚且年轻,更需要历练。”黄子澄冷冷一哼道。

“太孙,只是这修撰的位置是皇帝指定的,如今占着茅坑不拉屎,又不给换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