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毒计

书生升官记 思想有毒 2104 字 3个月前

“陛下,臣有一事,不知当讲不讲。”姚广孝想了想,还是依靠给皇帝做事,才是自己功成身退的退路。

“说吧!”

“陛下先看一下这些钱,是不是有什么不同?”

“本朝有印的这么特别的钱币吗?”

“没有,上面印的是孟养宣慰司,孟养中央银行。”道衍淡然回道。

朱棣细细看了一下这些硬币,质量做的非常好,精美,一元头像还是太祖的人像:“他们私造的钱有什么用,谁会要。”

“不,这种钱到现在流入金陵都有不少。一元等于10角等于100分1000仙,一仙就是一个铜钱,也就是一元正好是一两。”

“朕打量了一下,不够一两吧。”

“是的,贫僧称过,这一元只有七钱二分,还不是纯银。不过却能在大多数的钱庄能换一两白银。”道衍叹气道。

“什么?七钱多不是纯银还能换一两银?”

“是的,而且没有任何的火耗,旧了破了不严重的还能换成新钱。现在不少人都喜欢收藏这个而不是银子,因为银子动不动就有火耗亏损。”

“这个鬼才,什么都玩的这么滑溜。如果我们能造出这种东西,他们就会直接破产对吧。”朱棣一下子找到了对付杨云的办法,得意了起来。

“唉,贫僧试过了,也叫工匠仿造过了。这不是纯银,但含银量很高,拿起了吹一下还会响。连图案我们都仿不了,而且大明宝钞却不停出现有仿造的情况。没人想用宝钞。”

“看来我们也必须恢复铸币了,宝钞挡不住贪官乱印。”

“一百贯宝钞只能买一石米,通货膨胀严重。尽管朝廷曾强制推行宝钞,但经济规律和市场力量最终使得宝钞失去了公众的信任和接受度,每贯宝钞的官方价格只有不到二十文铜钱。”

“我们能恢复铸币吗?”

“唉,自太祖为解决铜银不足,使用了大明宝钞,没能解决滥发的问题。所有的平民与乡绅都私藏起银铜,暗自交易。宝钞虽在用,只是越来越成废纸,当官的当兵的都在嫌弃。发几贯的官员活不下去。”

朱棣深深叹了口气,如此下去还真是国将不国,平民用外人的钱也不用朝廷的信用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