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青出于难(一)

天之下 三弦 4806 字 5个月前

两人又闲叙半天,沈凤君出嫁多年,与江湖中事无涉,除了耳闻几件大事外再无所知,只得聊聊家事。到得下午,唤来丈夫两个小妾,吩咐宴席,她虽是庶出,毕竟是九大家女儿,使唤人有主母架势,又派人请丈夫早些回来。

到了申时,殷莫澜回家。他是现今殷家堡掌门,身长约七尺九寸,颧骨高耸,眼神锐利,嘴唇紧抿,留着一腮短而硬的黑色短须,在家中行三。作为守卫衡山西方门户的殷家堡掌门,他有配得上这地位的评价,在衡山他有个外号,叫作“静虎”,意指他平时潜伏爪牙,动则雷厉风行。秦曼瑶一案,他正当大婚,百忙时处理这事还能压得密不透风,可见利落。

两人问安寒暄,席间沈雅言提起来意,殷莫澜话不多,只道:“这事有些难,那些人不知散去哪了,要花点时间找。”

沈雅言道:“无妨,我便趁这空闲在湖南走走。”

沈凤君小心翼翼问道:“相公,大哥与我多年未见,有许多话说,要不留他在府上住几日,也好等消息。”

殷莫澜点头道:“这个应当。”

沈雅言自从秦曼瑶案后收敛许多,再不流连烟花之地,便趁着空闲在附近名胜游历。他本邀请沈凤君同游,沈凤君只说家事繁多,一大家子奴仆园丁若是无人使唤,就怕乱了套,丈夫要发脾气。

四天后,殷莫澜请来沈雅言,两人到了大厅,下人奉上武陵茶。殷莫澜端起茶杯,碗盖在杯沿不住磨研,沈雅言心知有异,也不说话,翘起二郎腿,把茶碗端到嘴边轻轻啜了一口。这妹夫确实有本事,这么久的往事,他几天就查到了线索。

“雅爷,这事……有些蹊跷。”殷莫澜说道。

“妹夫这话怎么说?”沈雅言问。

“那事有点久,查起来不易,花了点时间才找着了当时里头一个护院、一个丫鬟、一个嬷嬷的消息。”殷莫澜停下动作,却没喝茶,将碗盖扣回放回桌上,“都死了。”

“怎么死的?”沈雅言察觉到这当中透着古怪。

“那个叫花姨的老嬷嬷来年摔死在田沟。雅爷记得这人吗?”

沈雅言点点头,青萝坊不少人名他都渐渐淡忘,但这老太婆他印象深,是秦曼瑶手下办事最利索的嬷嬷。

“就在她主子死后不久,小柳儿也跟着上吊自尽,大家都说是随故主而去。护院的吴玉亭当了保镖,在武当地界遭劫,也死了。”

“或许只是巧合。”沈雅言说道,虽然他心底压根不觉得这是巧合。

“我加派人手继续查,当年青萝坊上下十几个人……”

“就不信真这么巧,能全死光。”殷莫澜这才端起茶杯,轻轻地,慢慢地啜着。

又过了七八天,但凡找着的当年曾在青萝坊里干过活的,全都陆续在三年内死去,包括四个护院、两个嬷嬷、三个丫鬟,一共九个人,剩余的都是下落不明。

殷莫澜只转达了消息,没有评论。他知道这里头必然藏着一件勾当,且必然与沈雅言有关,这是青城的事,他不开口,让大舅子自个琢磨。

沈雅言沉吟半晌,这才问他:“妹夫怎么看?”

“像是杀人灭口。”殷莫澜回答。

“一个相关的都找不着?”沈雅言问。

“我帮雅爷找着一个,怕是未必有用。”殷莫澜道,“就算青萝坊的人都死绝了,当年参与这事的也不只青萝坊。”

“我找着了当年验尸的仵作,就在门外。”

真不愧是“静虎”,沈雅言深觉这妹夫才干过人,自己还没开口,他就想着了从其他地方下手,且办事干净利落。

十八年前的旧事,难为这老仵作还记得。仵作回答,那是因为这案子特别。这案子特别之处倒不是尸身有什么特殊之处,他会记得这件事是因为当时门派要他小心谨慎,不得外泄。他知道这尸体上担着大干系,查验格外认真,而事后……这事就像是没了似的,再没风声,也因此,他记挂着这件事。

至于尸体,仵作回答:“秦曼瑶确实自杀无误,死时腹中确实怀有胎儿,约摸五个多月,手脚俱已成形……是个男婴。”

沈雅言甚觉失望,他到今日才知秦曼瑶怀的是男婴,又觉遗憾。他猛地想起一事,全身冷汗,大声问道:“你说……胎儿多大?”

“五月足,手脚俱备。”仵作回答,“最少五个月,这说不定,但不会少于这个数。”

沈雅言点点头,道:“我明白了。”转头对殷莫澜道,“晚上我跟小妹告别,我要去个地方,明天一早就走,带来的车队暂且留在鹤州。”

殷莫澜问道:“不带着车队?雅爷要去哪?”

“点苍,我赶时间,带着车队拖累。”沈雅言咬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