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当风秉烛(下)

天之下 三弦 5071 字 5个月前

杨衍被她激得咬牙切齿,妇人忙将两人迎进屋内。杨衍见小屋用两条布帘隔出三层,最外那层便是客厅,里头两个是房间。胡乱组装的矮桌前搁着三块大石当椅子,屋里堆满大量枯草与杂物,周围弥漫着野草、泥土以及兽粪的味道。

这比巫尔丁部落的屋子还简陋。

“你怎么回来了?”王红母亲又惊又喜,问道,“关内派你回来传消息?”又看了一眼杨衍,问道,“这人是?”

杨衍擦了眼泪鼻涕,走上前道:“我叫杨衍,是王姑娘的朋友。”说着望向王红。

王红的母亲道:“我叫米拉,汉名叫林喜来。你叫我伯母就好。”米拉见着杨衍的红眼,吃惊问道:“你这眼睛……你……你……”

王红道:“他是我从关内带回来,要见古尔萨司的人。”

米拉更是吃惊,道:“你……你说什么?你想见古尔萨司?你这身份怎么见得着他?”

王红怕母亲担心,隐瞒私逃之事,只道:“娘,别问这么多,坐下歇会。”

米拉道:“你爹回来可得开心啦。”说完红了眼眶,擦了擦眼角道,“我去弄些吃的招待客人。”

王红忙拦住母亲,杨衍也推说不用。米拉问起王红在关内的事,王红说等爹回来一定又要问,不如等爹跟弟弟回来再说。杨衍见她们说起家事,自己一个外人尴尬,推说要休息,在布帘后寻个位置倒地就睡。

等到黄昏时,米拉去张罗晚餐,王红唤醒杨衍,道:“我爹跟我弟要回来啦,幸好这几年没大事。”

杨衍“嗯”了一声,道:“都说到了奈布巴都,怎么这村子……干净是干净,我瞧比巫尔丁小祭的村子还破落?”

“这里不是村庄。”王红垂着眼,“这里是奴房,奴隶居所。”

杨衍想起王红提过她们一家是奴隶,她是为救父亲才入关作间。

“之前的主人虐待我们一家。”想起前主人,王红咬牙切齿,“我入关后,古尔萨司把我们一家买下,送来这里为古尔萨司的远亲耕作。他对奴隶宽厚,平时也不太管理,我家在这安稳多了。”

杨衍问道:“听起来古尔萨司是个好人?”

王红冷笑道:“这是把家人就近监视,防我有二心,把什么英雄之路、圣路这些秘密泄露给铁剑银卫。”

过了会,两名男子进屋。一个四十多岁,高约七尺八寸,肩阔胸厚,粗眉大目,蓄络腮胡,一条灰黑相间的粗长马尾垂到脖后。另一青年较为精壮,长相清秀,比父亲略高些,不满二十,蓬松的卷发只留到后脑,在耳上修剪整齐。

两人显然累极,一进门,话都顾不上说就脱下衣服擦拭满身大汗。米拉连忙喝止,拉着这对父子去见女儿。

杨衍见这父子左臂上都有烙印,那是团火焰锁链相互纠结,绑成一个中空圆球模样。颇为奇特,想了想,似乎跟自己手上那颗针球有点像,就是少了火,再把针换成铁链交缠。只是不知道这烙印是什么用意?但眼下家人相认,不好打岔。便不多问。

王红父亲听说女儿回来,又惊又喜,抢上前仔细端详。王红离开时才十二三岁,如今已是成人模样,只是依然是那眉眼,他忍不住伸手摸她脸颊,道:“这都八年……九年……长这么大了。”又摸摸她的头,道,“高了不少。”

对比父母的激动,王红弟弟却只站在一旁擦汗。王红喊道:“过来让我瞧瞧。”弟弟才不甘不愿走上前去。王红离开时弟弟才十岁,身材容貌变化比姐姐大得多。王红伸手比比身高,比自己还高出半个头,问道:“怎么不叫姐姐,哑巴啦?”

“大姐好。”王红弟弟扭捏着喊了一声,不甘愿似的。王红愠道:“怎地叫声姐姐要命似的,就盼着我别回来啦?”

王红父亲笑道:“那真不是,你走后,他天天哭着找姐姐,晚上都睡不好,还想逃走去找你,好容易才劝下,只差没拿绳子绑了。”

王红弟弟红着脸大声道:“没这回事!她时常欺负我,谁挂念她!”

“小时候的事你还记挂着。”王红掐了弟弟手臂一把,“小心眼。”

弟弟甩着手臂,怒道:“说了几次别掐我!”

王红骂道:“我是你姐就能掐你!还是现在长个子,力气大,想打姐姐?”

弟弟骂道:“见你是女人,让着你!”

米拉笑道:“别顾着耍玩,有客人呢。”

父子二人这才注意到杨衍站在一旁,见着他那双红眼也是一怔,当下各述了姓名。王红父亲叫蒙杜克,弟弟叫巴尔德,两人俱无汉名。原来奴隶姓名是由主人赐予,王红外公因罪被贬为奴,因此米拉还留着未被贬时的汉名,蒙杜克与巴尔德的汉名早已佚失。杨衍这才知道王红原来不姓王,那只是她寄住那户人家的姓氏跟化名。

房屋狭窄,五个人直把客厅挤得满当。巴尔德坐到垂帘边,蒙杜克想祝贺女儿归来,拿出几年前获赏的劣酒招待。

米拉问起王红在关内的经历,王红说自己走过英雄之路,被接应到甘肃王姓人家当女儿,之后进入昆仑宫。这一讲就没停下,杨衍难得享受天伦之乐,虽是外人也觉温馨。

王红故事只说个大概,忽然听到急促敲门声,蒙杜克怪道:“这都天黑了,还有谁来?”

他还未开门,破木板门“砰”的一声被撞开,外头站着七八个壮汉。杨衍见这些人身穿皮甲,手持长刀棍棒,心中一突,握住弯刀,只怕又生什么意外。

蒙杜克起身恭敬道:“布特什长,请问有什么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