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高城深池(下)

天之下 三弦 5697 字 5个月前

朱门殇替他诊视,道:“伤得不重,就断了两根肋骨,不妨碍。”

魏袭侯问:“妨碍什么?”

朱门殇问:“喝酒。”

魏袭侯耸耸肩:“不妨碍。”

谢孤白贴榜安民,清点伤兵,收拢马匹,得到弓箭皮甲等器械不计其数。李景风率众诱敌,沈未辰很是担忧,谢孤白道:“严九龄抓着青城弟子,问出汉中遭袭,必不敢深追,且等明日再说。”

“到底有没有人记着我?”苗子义在街道上边闲晃边想着。他只擅水路,军议参与不了,又身有残疾,冲锋陷阵使不上力,平日里就跟着队伍走,待在营帐不干事。这回跟着队伍进汉中后就没人搭理他,他也不知道要去哪,想找朱门殇喝酒,弟子们却说朱门殇早跟魏袭侯走了。

“我他娘的就是个没人记得的苗子义。”他心想。

严九龄与姜浩所率骑兵第二日中午赶回,入眼只见战场狼藉,触目惊心。一名华山弟子站在城墙上大喊:“严总督回来啦!快进城,公子有事与您商量!”

严九龄起疑,喊道:“发生什么事了?先请伍掌门出来见面!”

城上弟子道:“昨日青城来犯,伍掌门杀敌受伤,还在养伤!”

严九龄对姜浩低声道:“有些古怪,派人进城探个底细。”

姜浩派二十骑兵入城,方进瓮城便被活捉。严九龄见城中涌出大量骑兵,知道汉中失陷,慌忙率军绕城而走,被追杀一阵,领着败兵向北逃去。

稍晚,谢孤白在神枪门召开军议,刚入大厅便见顾青裳早已等着,正看着行军图沉思。谢孤白直走至她对面,顾青裳才察觉,笑道:“谢先生来得正好。”

谢孤白道:“顾姑娘来得好早。”

顾青裳道:“往常都是你最早来,所以今日我特意早些。”

谢孤白笑道:“这是要与谢某较量的意思?”

顾青裳道:“我有许多疑问,之前找不着时机,谢先生……”她指着地图问道,“严旭亭这场仗有哪儿打错了吗?”

谢孤白望着她,问道:“顾姑娘想学兵法?”

顾青裳道:“都说孤军深入危险万分,咱们还是赢了。汉中城如此坚固,严旭亭怎么两天就丢了?我想知道他犯了什么错,才不会重蹈覆辙。”

“战场上很多时候是没有对错的,只有成败论英雄。”谢孤白道,“咱们能赢,多少也有侥幸。”

“侥幸……”顾青裳咬唇沉思,“这两字没让我学到东西。我相信运气,但不相信什么都只靠运气。”

她忽地笑道:“难道谢先生想藏私,不肯授人以渔?”

谢孤白微笑:“姑娘得问仔细些。”

顾青裳问:“若是谢先生,会怎么守汉中城?”

谢孤白指着地图:“等敌军退往米仓道再追击。咱们从东边来,没有粮道,定然缺粮,缠住后困死青城军。”

顾青裳道:“这行吗?”

谢孤白道:“不知道,假若青城派来的不只这七千人,用三千诱敌,像是这回严九龄出城追击景风带领的伤兵,剩下的人攻城,那他们不仅城破,还得全军覆没。”

顾青裳道:“那先派探子确定东路没有其他的青城弟子再追?”

谢孤白道:“一来一回耽搁一两天,敌军走得远你就要追得急,又怎知敌军不会在前方设好埋伏等你?”

顾青裳泄气道:“总之,什么都不知道,只能猜测?”

谢孤白道:“还是有能做对的事。严旭亭出城迎击并不算错,这是场硬仗,只是我们打赢了。他开城收容败兵也不算错,假若他紧闭城门,号召百姓共同守城,或许能多支撑几日,或许也无济于事。”

“不过在城破之前,他还是做了最对的决定,那便是焚烧粮仓,他知道汉中守不住,没有心存侥幸。”谢孤白道,“假若汉中存粮足够,青城可以据城而守。汉中城的稳固严旭亭并未用上,有这支数千人劲旅,还有城里许多辎重,死守不出便有机会与严非锡亲率的华山大军对抗,不仅扼死粮路,逼死深入巴县的华山人马,还能扩大华山损失。若能守住汉中,等青城击溃华山来援,则汉中以南将全归青城掌握。”

“现在便没有吗?”顾青裳问,“城里粮食虽然烧去大半,余粮也够支撑许久,咱们不用放弃汉中。”

“不值得。”谢孤白道,“用这七千人留守太难了,如果在这全军覆没,会失去好不容易夺来的优势。”

方才所说那是最好的战果,但显然办不到,想以这一支孤军拖死华山本来就极度冒险。

谢孤白问:“顾姑娘还有什么问题?”

顾青裳望见门外计韶光身影,于是道:“想问的多了去,一件件问来挺繁琐,路上我慢慢向您请教。您若倦了就直说,不用遮掩。”

谢孤白淡淡道:“谢某知道,与姑娘往来得直率些,免得挨打。”

顾青裳笑道:“您这是在调侃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