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一记闷棍

星落门 倔强的纽扣 6634 字 1个月前

秦占蜀地以后,大力推行郡县制,以成都作为蜀郡中心,修筑了大、少二城。

大城在东,少城在西。

二城东西相连,少城之东墙即为大城之西墉。

少城一般为官署区,大城则安排居民区、手工业作坊和各类市场。

此次秦城的营建规模很大,从规划、设计到布局皆模仿当时的政治中心咸阳,简单一句话——“与咸阳同制”。

西汉建国以后,成都逐步发展为全国人口众多、经济繁荣的大都会,得以与洛阳、邯郸、临淄、宛城并称五都。

汉末三国时期,成都城市的建制与以往相比,只是大了许多,但总体格局并没有多少变化。

但真要说变化不大,却也不对。

毕竟,风风雨雨几百年下来,很多城市的功能区分,在就模糊地一塌糊涂。

毕竟,建成之初的城市规模,与现在的城市规模相比,早就扩大了不知道多少倍!

公元214年,刘备入主成都,以左将军兼益州牧,其衙署曰左将军府,就是原州牧刘璋的故衙。

旧瓶子装了新酒而已,无他。

老成都城北有山,名曰武担山,是一个高约20米、宽40米、长100余米的小土丘,略呈马蹄形,西高东低,占地面积680平方米。

相传,此山并非纯粹的山,而是丘,为古蜀王开明王妃的墓冢。

《华阳国志》有载:“武都有一丈夫,化为女子,美而艳,盖山精也。蜀王纳为妃。不习水土,欲去。王必留之,乃为《东平之歌》以乐之。无几,物故。蜀王哀念之,乃遣五丁之武都担土为妃作冢,盖地数亩,高七丈,上有石镜,今成都北角武担是也。”

因此,武担山又名石镜山、武都山。

其实,真正的武担山,就是“武士担土垒而为山”。

千百年来,武担山为成都一大名胜,历代诗人墨客吟咏甚多。

《四川通志》载:“今武担山上有石,径五尺,厚五寸,莹澈可鉴,号曰石镜。”

公元221年,刘备在武担山之南设坛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又称季汉,年号章武,定都成都。

自此,掀开成都乃至整个益州的历史发展之新篇章。

刘备就在武担山之南百二十步,修建宫城和皇城。

宫城靠北,皇城靠南,二城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也可以统称为皇城,并与原有的城区形成有机分割。

中间用一条长长宽宽的大路相隔,路北为宫城皇城,路南为成都旧城。

但蜀汉毕竟国力有限,而且刘备的心亦不在此地,他们这代人都心心念念的是打出蜀中,打到洛阳,重塑大汉正统。

因此,与往日西汉东汉皇城宫城长安洛阳相比,成都蜀汉的皇城和宫城就显得相对简陋了许多。

皇城设有九门,南面三门,最东曰阳城门,次西曰宣明门,议殿、爵堂,是蜀汉新宫的殿堂名称;而武义、虎威,是蜀汉宫城二门的名称。

皇城与旧城之间大路为府前街,皇城南虎威门与大城和少城之间衔接处正好相对,在这里拆除部分房屋,修建了一条宽阔的大路,名曰御街。御街刚好将大城与少城分开,成为整个成都城市的中轴线。

如此一来,横着的府前街与竖着的御街,刚好在皇城虎威门处相交,呈“丁”字型,也正好将整个成都城区分割成三大块,泾渭分明。

原来的老益州牧衙、丞相府衙,则刚好在“丁”字口的两边对峙,成为整个城市最核心的两个建筑群落。

杨仪的府宅就在少城靠外的牌坊巷。

杨仪匆匆忙忙起来,洗漱完毕,穿戴整齐,便出门上马,出得坊门,拐上府前街,一直向东走去。

此时,时辰尚在寅时不到,天光未明,整个城市尚处于蒙蒙麻麻的晦明状态,四周寂静无声,偶尔有几声犬吠,倒也传出去老远……

杨仪不禁有点好笑。

他想起了一个流传于官场中的笑话来,说“他们这些朝廷大员们和狗起得一样早”。

另外一个版本是“狗和他们这些朝廷大员们起得一样早”。

不管是哪一个,都有一种善意的戏谑的腔调在内。

杨仪的精神状态如此之好,连他自己都觉得吃惊。要知道,昨夜,他一共才睡了两个时辰不到。

他不知道的是,有个人,比他睡得还少。

那人就是他的军中都尉——赵正先生。

昨夜,赵正给杨仪卜筮的时候,实际卦象一点都不好,甚至可以说,非常的不好。这

让赵正自己也十分纳闷。

但赵正的脑子转得特别快,他从卦象中发现不好,却没有对杨仪说明,因为杨仪现在满脑子的丞相梦,哪里还听得进去一点点对他不利的言语!

赵正只好当场撒了个谎,对杨仪说卦象很好,大吉大利。

回到卧房后,赵正还不死心,再次拿出一套全新的龟甲和蓍草,重新做了一遍,严谨小心,一丝不苟,生怕刚才是因为自己某一方面的失误,而导致的卦象出了异常状况。

但是,结局依然如此,还是和刚才一样,显示的卦象,兑换成文字,就是“家人”二字。

这是一个十分怪异的卦面。

“家人”,字面的意思,就是杨仪将被闲置,成为“居家之人”。

再往深了研究,去掉上面的一点,就成“冢人”,“墓冢枯骨也”,死人一个!

去掉上面“家”,也就是宝盖儿头,则是“豕”,“猪也”。

“完蛋了!”

这下,赵正无论如何也睡不着了。

他仔细将最近发生的所有事情都仔仔细细地搜罗出来,在脑子里过了一遍又一遍,复盘,再复盘!

最终,他终于得出一个非常不好的结论——他们都是不折不扣的“猪”!

而且,他们其中某些人,则注定将由“家”而“冢”,甚至,连想做个“豕”的资格,也没有了。

他们——准确地说——他、杨仪、魏延、马岱——都是猪。

尤其是杨仪和他赵正。

他们自诩聪明,玩弄了魏延,将魏延在军中玩儿成了孤家寡人,败光了其所有的人品,最后,失去了诸葛亮的信任,成为一个“冢人”,成了“墓冢枯骨”。

然后呢……

诸葛亮在临终前,将他们几人全部“抛弃”了。

杨仪自以为获得最大的信任,得意忘形之际,自然要对魏延下手,而魏延不是蠢人,自然也已经从中嗅到危险的气息,会不得不跳出来抢夺军权,走向事实上的造反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