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粉墨登场

星落门 倔强的纽扣 4744 字 1个月前

南中蛮族,但凡提到孟获,无人不称大王。这是南中蛮族中公认的唯一的王。

即便现在刘胄自称且兰王,拥有自己的独立王国,在孟获面前,一样是个小弟弟。

打死他刘胄也没有想到,今天,这南中蛮子第一王,竟然千里迢迢来到了平夷城!

“孟获的到来,对于咱这平夷城来说,真的不知道是福呢?还是祸呢?”

整个大殿中,无人不心头荡漾,因为,南中真正的“王”来了。

所以,大家再看向那魏氏侯爷的眼神中,就多了许多不可言喻的东西来。这魏氏侯爷,在他们眼中,其实早已经是不折不扣的“南中王”了。

“两王相遇,会碰撞出何等耀眼的火花来?”

“如果这二王相争,咱们,该帮着谁呢?”

……

无数人的心头,都涌起这样那样的疑惑。

孟获,世居银坑洞,自从十多年前揭竿而起,被诸葛亮亲自率领的大军“七擒七纵”之后,孟获选择归降蜀汉。

又因为诸葛亮奉行的“以蛮制蛮”的南中政治策略,所以,孟获成为其中最大的受益者。

无论是政治上,还是实际利益上,孟获都堪称南中最大的“收割机”。

诸葛亮“以蛮制蛮”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蜀汉的敌人其实不在外面,而在里面,最为严重的,就是帮派之争。荆州帮强势霸榜很多年,任风云变幻,不改其豪横本色。

因为荆州帮本来就是靠强横霸道不讲理而闻名于世。

东州帮本是被刘璋刻意培植起来的一股势力,但因为在益州帮面前吃瘪多年,崛起无望,便转头将刘璋卖了个好价钱,刘备入川,最大的功劳,皆归功于东周帮。

至此,荆州帮和东州帮联袂称雄,一时无两。

但是,东州帮最杰出的领袖法正英年早逝,而第二领袖孟达却投降了曹魏,顺便带走了新城、庸城地盘,致使东州帮一落千丈,最终土崩瓦解,政治势力被一扫而空。

而真正的坐地户益州帮的土著势力,在刘璋时期嚣张跋扈,在刘备时期备受煎熬,风云变幻间,却依然把握着蜀汉最基础最牢靠的经济命脉,和基层官僚体系,属于你想打压也无能为力的存在。

这就是底气。

东州帮已然成为传说,益州帮的强势崛起已是不争的事实,甚至过去被荆州帮牢牢把控的军中,也已经出现的益州帮的身影,比如目前南中最杰出的这三位青年领袖马忠张嶷张翼等,都出自益州土著集团。

军中的帮派纷争还不算严重,因为军队的特殊性,一旦帮派斗争,很可能面临的结果就是一个“死”字。

但朝堂之上,明里暗里,帮派斗争都已经非常严重了,以至于当初李严甚至有将诸葛亮一网打尽的行动出现。

在任何时代,任何朝代,任何国度,任何地方,外战,永远都是转移国内矛盾的不二法宝,一旦战事开启,所有的一切利益也好,纷争也罢,都不得不为战争让路,否则,你就会成为整个国家的敌人,从而被国家名正言顺地抛弃。

这样解读诸葛亮,显然是将伟大人物给物质化了,这是对伟人的大不敬。

那么,我们就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对诸葛亮进行解读——内心里,他真的把“恢复汉室”当做终极抱负来追求的。

只是,蜀汉帝国实在太小了,太弱了,一旦失去了勇武精神,则会更快地消亡在巴山蜀水的温柔乡之中。

所以,对于南中地区,诸葛亮不得不采取“以蛮制蛮”,只求一个“相安无事”即可。

孟氏、杨氏、李氏、吕氏、段氏、朱氏、覃氏、林氏……等南中大族,都因此而受益良多。

当牂牁叛乱且兰国立的信息传到永昌郡时,已经是几个月后的事情了,蛮王孟获的心里淡定得很。

一方面,永昌郡最为偏远,牂牁郡乱与不乱,都根本不能影响到永昌郡这里来。

而永昌郡这里呢,郡小,民众不多,郡守治所就显得分量异常的重,只要郡所不乱,至于山林之中,哪天不是乱的?你总不能因为两个部落为了一条水渠打架也叫叛乱吧。

永昌郡守吕凯本就是老官僚了,治理蛮夷很有一套,即便当年雍闓孟获他们闹得那样凶,整个南中哪里还有一块儿干净地儿?但永昌郡守王伉和从事吕凯就坚守在小小的永昌城头,硬是将所有叛兵都吸引在永昌城下吃土,谁也打不进去。给了诸葛亮大军一个集中歼灭叛军的良机。

——这就是硬实力。

所以,孟获听说刘胄建国,就如同听说一条母狗怀孕一样,权当作没听见。关我鸟事!他想要什么情报,立即去向郡守要就是了,没有谁将他当作外人看待。只要咱们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谁来也白给!

但是,事情并没有因为他们的轻视,就烟消云散了。反而,牂牁郡的事情越闹腾越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