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蛮王奇遇记【1】

星落门 倔强的纽扣 4662 字 1个月前

吕凯甩给孟获的第一个消息,就将兴冲冲赶来的孟获砸了个目瞪口呆——庲降都督府丢了!

吕凯甩给孟获的第二个消息,直接将目瞪口呆的孟获砸了个晕头转向——庲降都督府几位大将军失踪了!

吕凯甩给孟获的第三个消息,直接将晕头转向的孟获砸了个眼冒金星——平夷城即将召开南中建国分赃大会!

老孟获晃晃大脑袋,死命地揉搓脸颊,又将自己肋下的肥膘狠狠掐几下,很疼,他终于确认了自己不是在做梦,然后,就瞪着牛蛋一般的大眼珠子,死死盯住吕凯:“老吕,这玩笑,开的有点大哦!”

吕凯已是年过六旬的老头子了,满头稀疏白发,随意挽在一起,用一块细麻布胡乱捆扎住。

此时,站在老孟获面前的,幸好是这吕凯,若换个人,还说出刚才的那一番话来,孟获可以肯定地告诉你,这人现在已经变成了一堆碎肉乱骨喂狗去了。

但说这话的,真的,是吕凯,是永昌郡守吕凯吕季平!

吕凯坐镇永昌十几年了,老成持重,汉夷咸服。

老吕凯年纪已经很大了,多次向朝廷提出告老还乡,“乞骸骨”,想将一把老骨头放回老家不韦县去,却因为朝廷一直没有更好的人选,便一再耽搁,一再挽留,直到现在,也还在任上。

其实,蜀汉朝堂为难的,倒还真不是没有一个郡守的人选,而是假如批准了吕凯的辞呈,怎么给吕氏一个交代。

再换一个吕氏族人来做郡守的话,朝堂心有不甘。不给吕氏一个机会的话,谁知道后面,永昌郡会变成什么样子?

人家吕氏财富实力惊人不说,早就把整个南中都摸得彻彻底底,清清楚楚,一幅《平蛮指掌图》,就知道人家花了多少心思了。

说实在话,将《平蛮指掌图》献给朝堂,有邀功之嫌疑,更有威慑之深意。那意思“怎么样?还不对我吕氏好一点?否则,哼哼,这南中,我吕氏可比你刘氏更熟悉呢。”

当然,这些都是旁观者的猜测而已,人家吕凯此时却一心扑在工作上,为刘氏蜀汉兢兢业业守护着永昌,并为整个南中的形势而忧心忡忡。

吕凯深深地叹了口气,道:“蛮王,永昌安宁,全耐蛮王,老朽感激不尽!”

孟获连忙站起来向吕凯深鞠一躬,态度异常诚恳地说道:“老大人这是要折杀孟获了。当年,孟获年轻不懂事,给南中带来偌大祸患,诸葛丞相不以某无知,留下孟氏一族,否则,三江蛮焉能有今日!全耐朝廷恩赐,孟获活到如今岁月,老大人何出此言!”

吕凯笑着,给孟获倒了一碗茶水,道:“蛮王,南中,将有一场大风暴啊。”

孟获却是爽朗地一笑,道:“老大人,莫怪孟某夸下海口,管他那里如何风暴,永昌有老大人在,断然不会乱就是,别人不知就理,我孟获再不是一个蛮不讲理之人了,乱,受伤的依然是我蛮族。”

吕凯欣慰地点点头,道:“有蛮王这句话,老朽倒也放心了,来来来,咱们就以茶代酒,为朝廷为蛮王贺!”

说着,二人都举起茶碗,大喝一口。

孟获,确实与当年掀起南中滔天巨浪的孟获已经完全变了个人一样。

当年的楞头青孟获,一心想要独立建国,仗着自己在南中蛮族中巨大的威信,兴风作浪,强悍无匹,搅动整个南中都不得安宁。

被诸葛亮丞相七擒七纵后,孟获彻底失去了与蜀汉抗争之心。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他重新审视了蛮族与汉族的关系,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单靠蛮族,永远都走不出这个贫穷落后的怪圈。

放大一点说,单纯依靠蛮族,永远也走不出“南中”这个圈!

虽然他自己富可敌国,但是,就整个南中而言,蛮族人因为贫穷限制了想象,导致蛮横无礼、义气相争、轻视生命等,他蛮王孟氏又能如何?

他不可能拿出自己的钱财来救济所有的蛮族人吧。即便他拿出来,一样如同杯水车薪,一样难以根除南中人民的贫穷现实。

至于该怎么做,孟氏有自己的想法,那就是政府要有所作为,要想办法给蛮人一个就业机会,而不是任由蛮族人散布在山林沼泽之中,自生自灭,无人关照。

可现实呢?

现实是——蜀汉政府真的很无力。

蜀汉朝廷对于南中所求并不多,仅安宁而已,不要后院起火。除此之外,蜀汉既没有那个能力,也没有那个意愿,在南中投入巨资,来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蛮族人所追求的那所谓的“自由”,其实,根本就不存在。

一来所谓完全的自由,本就是不存在,天下三分,非汉即吴,非吴即魏,哪里还有完全自由的地方?

二来国家一旦强大,势必加强控制,南中,美其名曰的自由,只不过的以贫穷落后蛮不知理而换来的暂时的互不干扰罢了。

——这所谓的自由,其实从长远来看,更像是一种悲哀,既属于蜀汉帝国的,更属于蛮族人民自己的。

孟获不想要这样状况持续下去。

身为蛮族的王,他自然希望自己的族人都幸福起来,而这希望,没有汉人的介入,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对于诸葛亮当初“以蛮制蛮”政策,孟获是其中最大的受益者,但长时间以后,等他到过成都无数次,和各级官员接触过后,才逐渐地明白过来,“以蛮制蛮”只不过是蜀汉政权的权宜之计,其实蜀汉政府和南中,都没有从中获利。

既然政府和地方都没有受益的政策,还能持续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