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收入

刘景宣哈哈大笑道:“那些盐州兵初来乍到,在这长安城毫无根基人脉,他们能够有什么作为?圣人就算给了赏钱他们也不会用心效命的,待事发之时这些人只会坐着旁边看戏。”

刘继晟无法不再劝阻,只是愁眉苦脸,心中始终有隐忧。

……

延英殿内,高居御座之上的李晔同样脸上愁苦无比,见到北司内宦们都退下后他便向在场的朝臣们商议起这财政一事。

禁军中财政拮据到了如此地步,连十万赏钱都拿不出来,非逼着他自己从内库中拨钱?

李晔心中对刘景宣极度不满,只是隐忍着不发作罢了。但是以后该怎么办?养活禁军的诸多军费要从哪里出?

在殿内的都是位高权重的宰相们,宰相崔昭纬自杜让能被贬之后正式成为元辅宰相,并且李晔让他充任盐铁转运使。

其次就是宰相郑延昌了,他为刑部尚书,判度支事,同样权柄重大。

剩下的就是宰相刘崇望、徐彦若和崔胤三人,在这段时间内李晔做出的最大的人事调整就是有提拔一人为宰相,此人便是原苏州刺史王抟。

李晔任他为同平章事,户部侍郎一职,领户部。

这样的任命有些微妙了,杜让能被贬之后,宰相崔昭纬自然而然成为宰相元辅之人,朝臣们认为崔昭纬即使做不了三司使,兼领户部、度支和盐铁三司财政大权于一身,那起码也得兼领户部和盐铁转运使二职。

不成想皇帝让崔昭纬任了盐铁转运使,原来的户部则交给了新任宰相王抟管理。

圣心难测……皇帝似乎在平衡朝臣们的财政大权,不使一人独揽,这三司使的位置空悬了许久。

德宗之后天下各地方镇的主要收入就是两税收入,方镇们自留三分之一。天下每年岁计收入共有三千多万贯,各地方镇们自留三分之二,上供京师三分之一也就是一千万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