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金莲与西门庆的通奸行为,以及他们毒害武大郎的举动,都是对道德伦理的严重践踏。
而王婆的助纣为虐,更是让这种道德沦丧的现象达到了极致。
这反映了封建社会中,人们对欲望的追求和对道德的忽视,以及社会秩序的混乱和道德规范的缺失。
官商勾结与百姓的无奈:西门庆有钱有势,能够买通官府,让县令对他的罪行视而不见。
而何九叔等普通百姓,在面对恶势力和官府的勾结时,只能选择明哲保身,不敢轻易反抗。
这体现了封建社会中官商勾结的黑暗现实,以及百姓在这种社会环境下的无奈和痛苦。
复仇的主题:武大郎的死,为武松的复仇埋下了伏笔。
武松作为一个正义的英雄人物,他必然会为哥哥报仇雪恨。
这一回中,通过对武大郎之死的描写,为后续武松的复仇情节做了铺垫,也进一步突出了《水浒传》中复仇的主题。
艺术手法:
细节描写生动:作者对武大郎被毒害后的尸体描写细致入微。
如 “指甲青,唇口紫,面皮黄,眼无光”,通过这些细节描写,让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武大郎的死状凄惨,也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情节跌宕起伏:本回情节紧凑,一波三折。
从捉奸到武大郎被打,再到毒害武大郎,以及何九叔的为难,每一个情节都充满了悬念和转折,让读者始终保持着高度的紧张和关注。
这种跌宕起伏的情节设置,使故事更加引人入胜,也展现了作者高超的叙事技巧。
人物对比鲜明:通过对潘金莲、西门庆、王婆等恶人的描写,与何九叔等普通人的对比,突出了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和道德品质。
这种对比手法,不仅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也加深了读者对故事主题的理解。</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