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下诸公闻言,方才安下心来,只要陛下不再宣布些令自己头疼的决策便好。
范寂见众人皆放心聆听,正色道:
“前些日陛下曾亲自到访贫道清修之长生观。
那日到访,陛下除了与贫道叙旧之外,还给贫道送去几位朝中良臣后代。
陛下以为如今朝中许多年少俊才日后当为朝廷效力,因此希望贫道收徒,为朝廷培养人才。
贫道自知才德并不出众,愧对陛下赏识,本欲婉拒陛下。
然抵不住陛下盛情相邀,只得答应下来。
如今既然此事已成定局,贫道便厚着脸皮在此间将此事告知诸公。
倘若有信得过贫道者,大可将家中少年俊才托付于陛下。
陛下则会定期将人送至贫道处,令其在贫道身边学些修身治国之道。
学成者下山后,陛下也会优先提拔其为朝廷出力。
包括各蛮王、首领、族长等,若看得上贫道,也可如此。”
堂下众人闻言,不由交头接耳起来。
“逍遥公此等隐士大能,又是吾益州本地大族嫡系,居然能为陛下培养后辈心腹之人。
看来逍遥公是完完全全站在陛下一边了!
难道吾等益州士族,终究也要完全臣服于陛下?北伐之事还是不可避免?”
“原本以为此前罗蒙之子、蒋琬之子、王平之子被陛下送去拜师逍遥公是谣传。
如今看来确有此事啊!若如此,那几位公子自长生观归来之后,岂不是直接成了陛下之人?”
“吾等益州士族也有王平、马忠、张嶷等人子嗣在逍遥公处。
这么看来,王平等人算是彻底依附陛下了!
吾等是否也应当效仿王平等人,将子嗣送与陛下处,为后代谋个好前程?”
“没成想,陛下胸襟竟如此宽广!
不但平等对待吾等蛮夷之人,还欲令吾等子嗣拜师逍遥公。
陛下如此,本王当响应陛下,送族中年幼才高者为陛下所用。”
李世民看着范寂满意地点点头,而后静观众人讨论。
不多时,堂下讨论声渐止,诸公心中也各自有了计较。
李世民见讨论停止,先示意逍遥公归位,而后高声道:
“逍遥公已将朕之心意言明,如今朕不论诸公之前是何态度。
只要愿真心为朝廷出力,不论是何族类,不论身系何派,朕都可既往不咎。
逍遥公之能力、身份、声望等皆不用朕过多阐述。
拜逍遥公为师,意味着什么,相信诸公心中皆明镜一般。
这便是朕在逍遥公处,为诸公谋的福利,望诸公仔细斟酌,莫要错过了。”
此言出,堂下诸公皆陷入沉思。
李世民则是和声道:
“诸公不必心急,此事待年后在想不迟。
今日诸多事情皆已有了定论,吾等当饮酒作乐,欢迎新岁!”
正说话间,殿外报起“子时将过,新岁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