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种说法,不一而足,使得玉京城内人心惶惶。
“咳咳。”
太傅高磐轻咳两声,打断了众人的思绪,神情庄重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固然如此。但曹鲲既承皇恩,奉命平叛,理应奋勇向前,而非屡次以种种借口避战,此举无论有无他因,皆非大将之风,更损军纪,伤君威。”
阎奇、柴亮、高磐三人,皆言曹鲲之过失,对其功绩却避而不谈,这引起了司徒刘晖的不满。
他直言不讳道:“护军将军于雍州南征北战,广平、离山等地相继收复,李罡、宋海、张墨等贼授首,窦允败逃,此皆实打实的战功,何来避战之说?”
柴亮闻言,眉头微蹙,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烦躁与不安。
他与曹鲲之间,有着难以化解的仇怨,尤其是杀子之痛,更是让他对曹鲲恨之入骨。
然而,曹鲲在战场上的卓越表现,却让他不得不承认,此人确有过人之处,甚至得到了将门的高度认可与吹捧。
曹鲲的前途看似一片光明,只要他能成功平定雍州之乱,必将更上一层楼。
而姬康的态度,更是让柴亮感到困惑与不甘。
尽管文臣们对曹鲲的弹劾之声不绝于耳,甚至多次触怒龙颜,但姬康却始终未曾提及“换将”二字,这足以说明他对曹鲲的信任。
这让柴亮感到自己的努力似乎都化为了泡影,一种深深的无力感油然而生。
姬康端坐于龙椅之上,面容沉静如水,缓缓开口,声音沉稳而有力:“兵者,国家大事,叛逆一日不除,社稷一日不宁,朕览御史所呈奏章及前线战报,深感雍州局势之严峻,叛军猖獗,百姓受苦,此等祸患,实乃国家心腹之患。”
言罢,姬康的目光扫过众臣,眉头微蹙,继续说道:“曹鲲屡建战功,有统兵之才,他不是说粮草军械短缺,不宜对叛逆动兵吗?既如此,便全力支援,补充粮草军械,解其后顾之忧。”
说到这里,姬康的声音中多了几分不容置疑的威严:“即刻着令各司,全力筹措粮草军械,务必在最短时间内送达羽林军,确保羽林军无后顾之忧。同时,限定立秋之前,必须扫平叛逆,还雍州以安宁,若到时不能扫平叛逆,全军上下,严惩不贷,以儆效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