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的嘲讽声音也不大,周靖雄都没有去在意。

那些声音甚至没有发酵起来,因为于导在综艺上面,透露了是自己‘三顾茅庐’请了阮宁。

而阮宁又看上剧本,然后免费出演,同时还投资了。

人家也不是为了这个赚钱,也不是主动要演出。

要嘲阮宁,也好像不太合适了。

那些人好像也真的并非水军,就是喜欢指点江山,反正迅速的就散了。

于是那点儿讨论,就成了电影的热度。

在上映的时候,都转化成了热度。

于导虽然觉得自家做的是精品,但是对于电影热度,却没有想过太高。

能够回本小赚一笔,已经是不错了。

毕竟上映的时候,是国内大过年的时候。

这会儿上映电影,恰好是无数的新年档撞上。

儿童有动画电影,大人有合家欢,恋爱有轻喜剧。

这里面于导的片子沉重又压抑,里面的冷幽默回味过来,都是现实。

更别提看似大团圆的结局,最后实则风险缠绕。

这样的片子大过年的看,实在是有几分不快乐。

但是因为阮宁带来的热度,片子第一天的上座率就高达百分之八十。

第二天更是满座。

别看拍摄周期那么长,但是于导的拍摄成本并不是很高,他们很多时候都在贫困村来回,哪里物价低,连带着住哪里的费用,也十分低廉。

画面中贫穷却山清水秀,实际上花费并不高。

甚至在电影出街后,给村子里带来不少旅游热度,让村子脱贫致富。

当然这也是后话,这会儿电影高朋满座。不过一周,投资就回本,后面都是盈利。

顾齐越拿到收入报表的时候,难得挑挑眉。

“这娱乐圈还是有点赚钱的。”显然,商人的心思,蠢蠢欲动。

当然,心思归心思,决策是另一回事。

这会儿,只能说阮宁这个片子叫好又叫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