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5章 精确制导导歪了

实际上,根据常浩南在地图上的计算,在打开模式一进行干扰时,针对干扰设备本身的炸弹会被“转移”到几公里外的一处空地上。

上个月那架F117就是在这个过程中被防空导弹击落的。

由于陆军和空军本质上是一回事,因此这种锅自然而然地就被甩到了海军头上。

B2飞机当然也安装有雷达告警接收机,但作为一架隐身飞机来说,这种设备的意义实在不大,因为无法判断雷达波是否真的发现了自己。

为了实现极致的隐身,B2轰炸机并未搭载可用于对地观测的可见光瞄准具(丢核弹并不非常依赖精度),加上初代JDAM也没有双向数据链一说,所以轰炸效果就只能靠肉眼看。

显然,这是早就被送到附近的GPS干扰设备开始发挥作用。

马洛特刚刚也只是随口一问,并不是真的一定要让斯坦森看到什么,听到后者这么说,也就点了点头。

因此,斯坦森在拆开并从头到尾看完之后,仍然是一头雾水。

当地时间4月17日,深夜23点40分。

堪萨斯州精神号开始进入预设轰炸航线。

伴随式电子掩护用两架飞机和一架飞机的区别不大,因此另外一架更早起飞的徘徊者已经提前前往作战空域,对可能存在的威胁进行防空压制作战。

但另外三枚则在穿透整个楼板之后几乎同时引爆。

这是隐身飞机最为脆弱的时刻,尤其部署在侧方位的火控雷达可以相对轻松地捕捉到连续的回波信号。

但千算万算,他忘记了这个年代的JDAM没有增程滑翔套件,根本不可能做出足够大的路线改变。

只有“怎么飞、炸哪里”这样的简单内容,而对于要轰炸的目标具体是什么则完全没有提及。

“还好,一切顺利。”

“收到。”

“投弹。”

“AV12,这里是回声01,我们即将进入战区空域,是否收到?”

尤其是前些天才损失了一架隐身轰炸机的情况下,更应该小心一些才对。

在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斯坦森脑子里已经闪过了包括化学武器到脏弹在内的各种可能。

这个年代的JDAM还没有广泛装备后来的增程式滑翔套件,因此飞行距离和机动能力都有限,对于投掷高度和速度也有比较严格的限制。

“不过你放心,之前那架夜鹰出事,是因为海军航空兵的那帮蠢货自作主张减少了EA6B的任务频率,才让对方的雷达抓到了机会,这次参联会特地协调了海军陆战队第2电子战中队,他们会起飞4架EA6B,在我们进入战区空域之后分两批全程提供掩护,就算预警雷达碰巧还能看到我们,导弹也发射不出来。”

“就像半个世纪之前那样……”

这种型号在本次行动中的总体表现不佳,命中率只有个位数百分比,但至少能迫使对方关机转移阵地。

但是这个时候,马洛特已经操纵飞机开始爬升,加上飞翼式布局的驾驶舱几乎没有下方视野,因此斯坦森并未观察到炸弹的效果。

对于一栋普普通通的民用建筑而言,6吨和3吨炸弹没有任何区别。

而这里由于地势足够高的原因,恰好是诸多媒体正在对盟军行动进行报道或直播的现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