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6章 责无旁贷

只可惜后来还是因为可行性比较低、恐怕连欧洲人和俄国人都不会接受,所以最终没有被摆在台面上讨论……

随后的几个问题,都相对中规中矩。

但众人关注的焦点,却明显随着太空渔船计划的落幕,以及现场气氛重新归于冷静而转移到了华夏航天的未来发展方向上。

毕竟,稍有脑子的人都能看出,经过这样一轮折腾,世界航天产业的发展格局即便不说是出现大规模洗牌,至少也会发生明显的格局变动——

就像是世纪之交那些年的航空产业一样。

1996年的时候,如果有人说华夏将会在未来10年内成为足以影响世界航空制造业格局的胜负手,那高低都得被当成是疯了。

就算是在华夏和欧洲达成支线飞机适航互认的时候,绝大部分人也最多就是意识到了前者在这方面的野心而已。

结果现在,航空动力集团已经能和斯奈克玛,乃至于罗罗这样的老巨头平起平坐。

而华夏国内的航空公司也已经开始在客运航线中增加C808和C909两个型号的占比。

虽说航天和航空是两个差别很大的产业,但有了这样的前车之鉴,谁也不敢对此掉以轻心。

因此,很快就有人问道:

“从太空渔船任务的执行情况中可以看出,国际航天合作已经产生了全新的局面,比如欧洲航天局第一次在官方层面上与贵方展开信息交流与合作……请问这是否会影响到华夏未来的航天发展计划?”

这是一名来自华夏国际电视台的记者,因此问题内容也是早就已经安排好的。

就是为了在关键时候把节奏拉回到预设的轨道上。

而孙燕来也总算得着机会,可以稍稍喘上一口气;

“在大的方面上,华夏航天独立自主的发展原则不会改变,我们将在明年发射下一艘神舟飞船,并进行第一次太空行走任务,此后就将开始建设我国自己的空间站,并进一步展开深空探索和轨道应用研究……”

“当然,本次任务确实增加了华夏与世界各国航天机构的互信程度,也打破了部分国家希望孤立华夏航天产业的恶意企图……实际上,我们始终对国际合作保持着积极正面的态度,也愿意在未来的空间站建设和月球探索活动中看到更多友好国家的加入……”

“……”

尽管时间已到深夜,但这场连轴转的记者招待会仍然又持续了将近两个小时。

但几乎所有人都觉得,好像仍然差点什么。

太和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