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美国人自己都没看得这么清楚。
后续还在溅落区域中碰巧捞到了一个由于恰当的外形而得以漂在水面上的东西,暂且识别为X51A飞行器的一部分碎片。
但总结起来,似乎关键还是为过去几十年中对方逼近华夏本土的各种监视行为出了口恶气。
要说真有多大的收获……
那似乎也不好这么早就下定论。
还需要等到返航之后,看看能不能从这些数据和残骸中挖出什么更有价值的东西了。
因此,在舰队返航之后,全部资料就在第一时间被送到了怀柔科学城。
……
出于联系方便的角度考虑,尽管整个任务都是由海军完成,但仍然是由郑良群负责进行联络。
“上级想要知道,能否通过这些数据还有……碎片,推测一下这次X51A测试失败的原因,以及更进一步地,分析出美国高超音速武器项目当前的进展情况。”
趁着转移材料的功夫,郑良群找了个机会,单独跟常浩南说道:
“虽说因为美国人缺乏风洞,确实有理由对此做出相对负面的估计,但考虑到此前的X43A,乃至于更早前的X15也都是在同样,甚至更加糟糕的环境下完成,所以上面还是需要考虑对方仗着财大气粗,直接以射代试的可能……”
“这个意思我明白。”
常浩南抬了下手,示意对方不用继续说下去:
“不过……”
他面露难色地看了一眼正在往科学城的数据库中导入监视信息的工作人员:
“雷达数据能记录下来的,也只有目标的飞行轨迹而已,我搞的毕竟是科学不是玄学,要想只靠这些东西分析出失败原因……只能说可以试试,但最好还是别抱太大期待,如果溯因分析这么好做,人类也就不用给飞机设计那么复杂的黑匣子了,这你应该是懂的。”
郑良群飞行员出身,对于这种情况倒是早有预料,闻言也没表现出什么失望之情,只是回答道:
“放心,也不是说一定要有个明确的结果……”
话才说到一半,他就发现常浩南的注意力似乎并没有放在自己身上。
而是紧盯着后面的某个地方。
回过头一瞅,才发现是两名军官正在把一个被海洋迷彩防雨布包裹起来的玩意搬到一台手推小车上面。
眯着眼睛看了好一会儿之后,常浩南才重新转过头来:
“那东西就是长征9号捞起来的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