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8章 来自海军的反馈

说起这件事,郑良群瞬间就重新来了精神:

“嗐……不光是你,海军那边,包括上级首长其实也没想到。”

说到这里,他突然停止不语,然后左右打量了一下。

很明显,后面的内容即便是在这机密程度已经很高的怀柔科学城,也不能被太多人给听到。

常浩南当即会意,带着郑良群一道前往了自己在科学城这边的办公室。

高温气体动力学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如今对于JF14风洞的应用已经接近炉火纯青,除非是特别重要或者此前从未进行过的测试科目,否则已经完全可以委托给姜宗霖等人负责执行。

况且,常浩南也确实有点好奇,舰队出航的这将近一个月时间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听海军方面的同志说,他们无意中进行了一次史无前例的潜舰配合……”

关门落座之后,郑良群才重新开口道:

“在探测到X51A解体之后,美国人的两艘驱逐舰和一架飞机马上转向赶往事发海域,尤其那架飞机还是和P3C一个平台,搞得编队指挥员还以为是潜艇被发现了,分出171号去拼命拖延,同时长征9号用将近20节的高航速连续在水下航行几个小时,额外争取到很长一段窗口期……”

其实现场的情况并没有非常惊险,171椰城舰在离开舰队之后,很快就从对方飞机的飞行动作上判断出了那并非一架反潜巡逻机,而受限于飞机的航程,长征9号实际有着极为充沛的时间来完成搜索和打捞。

只不过现在又不是写任务报告,作为讲述人,郑良群难免要把情节描绘的精彩一些。

常浩南当然也清楚这部分内容不能全信,而且他感兴趣的地方另有所在,没那么容易被添油加醋所影响。

“高超音速飞行器解体之后,散落范围可是很大面积的一块区域,就算有几个小时窗口期,恐怕也很难进行一轮完整搜索吧?”

“而且那东西的体积可不算小,潜艇又不方便在事故发生的敏感区域内长时间上浮,是怎么打捞上来的?”

“……”

随后,郑良群花了大概二十分钟时间,向常浩南解释了艇长是如何通过引爆一颗小型水雷确定可疑的回波信号位置,又是如何借助UUV和蛙人将碎片转移回潜艇内部的。

整个过程相当精彩,如果不是考虑到保密因素,恐怕足够拍出好几部潜艇主题的电影大片。

“长征9号这次干的实在是漂亮,不仅顺利完成任务,还证明了核潜艇部队除去战略威慑以外,还有遂行非战斗行动的巨大潜力……只不过09IV毕竟是战略核潜艇,现在倒是还好,以后要是进入值班状态,总不可能每次都把导弹撤出来……”

能让郑良群一名空军军官如此称赞,看来军队内部对于这次行动的评价应该非常之高。

甚至有可能影响到兵种资源的分配格局。

并且,常浩南也听出了对方话中的弦外之音:

“所以海军是希望……能够给予攻击型核潜艇更多的功能性?”

尽管并未直接参与过水下装备的研发,但新一代核潜艇却跟他在理论与工程层面取得的一系列成果脱不开关系。

尤其是前些年跟核工业集团的一揽子合作项目,有力地提高了华夏在核能利用领域的基础研究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