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1章 再苦一苦海军,骂名就由我来担!

二是足够财大气粗,愿意为了进度支付双倍的成本代价。

波戈相点点头,然后解释道:

“真正升空试飞的只有一架,但根据在场的目击者描述,在稍早之前的试飞仪式上面,还有另一架尚未刷涂编号的飞机,二者外形几乎完全一致,只有发动机尾喷口的形状和颜色存在些许不同……”

听到这里,斯特雷勒茨露出有些羡慕的神色,有些无奈地长长呼出一口气。

“呼——”

其实T50项目的动力规划也是分两步走,先用故纸堆里翻出来的AL41F完成试飞和先期装备,等到时机成熟再更换目前仍然只有一个代号的新一代产品。

但因为资源不足,原定用于测试新动力的052号验证机没能同时开工,与南方大国的情况呈现出鲜明的对比。

而紧随着无奈的,还有一股羞愧感。

毕竟,就算052号真的如原计划一般启动了生产计划,无非也就是像现在一样,因为混乱不堪的管理而停留在总装之前的最后阶段。

“总经理,我们一定尽全力加快进度……”

还没等他表态完成,波戈相就摆摆手打断了他:

“让华夏人抢在我们前面完成首飞,我也有一定责任,在资源分配上过于追求平均,没顾及到T50项目的特殊需求……”

UAC现在手里的资源当然比90年代要多了好几个数量级,但波戈相身为顶级裱糊匠,需要同时兼顾米格和苏霍伊的三代半战斗机、伊留申的伊尔76改进型运输机和伊尔96改进型加油机、雅科夫列夫的新一代干线客机……

恨不得用一桌饭菜招待十桌客人,肯定会出现顾头不顾腚的情况。

“不过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

波戈相还是拎得清轻重缓急:

“克里姆林宫希望能在2012年底之前看到第二阶段的原型机,并争取在2016年以前投入量产,要实现这个目标,你认为需要多少额外投入?”

显然,莫斯科方面现在有点心急。

他们目前的情况有点类似华夏的八九十年代,特别需要一些标志性成就来证明自己,并重新提振国民的信心。

尽管如此,斯特雷勒茨还是不敢大包大揽:

“现在说量产的事情还为时太早……”

随后却又话锋一转:

“但如果能把资金投入增加50%,并且给我们的人员编制增加三分之一,那在2012年前拿出第二阶段的原型机,应该还有一定把握。”

这完全是狮子大开口。

UAC目前在支持的这十来个项目,各个都是航空领域的宝贝。

手心手背都是肉,就算有所倾斜,也不可能做到如此夸张的程度。

但斯特雷勒茨知道,自家总经理如今算是克宫里面的红人,甚至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其它工业领域的资源分配。

果然,波戈相闻言沉默了片刻,接着似乎是下定了某种决心:

“算了……”

他咬咬牙,决定献祭掉自己的名声:

“再苦一苦海军,骂名就由我来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