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4章 独门绝技

“我们专门结合电枢的运动特性研究过电磁轨道在连续快速发射过程中的热量分布,结果是一个二维的电磁-热力学耦合模型。”

常浩南指着屏幕上那根长条形的发射滑轨介绍道:

“定性来讲,电磁轨道本身所产生的焦耳热集中在前半部分,也就是靠近炮尾附近,而轨道与电枢接触区域所产生的摩擦热则集中在中后段,也就是靠近炮口部分,总体呈现中间高两头低的特征。”

“另外值得一提的地方是,由于趋肤效应的影响,电流会集中通过轨枢接触面四周的棱边上,导致接触面边界上的温度较高,中央区域温度较低,所以就算要设计内部冷却通道,也不能像常规方案那样直接把滑轨做成中空,然后在里面充入冷却液……”

本来,俩人之间的交流只能算是在测试准备期间闲聊而已。

但到了这会儿,性质就已经有点变味了。

马明伟虽然还不至于掏个本子出来,但也在冷却系统设计方面询问得越来越细,显然是真正上了心。

毕竟电磁弹射验证设备的成本成百上千倍于一门简陋的电磁炮,在真正动工之前多准备几手总没坏处。

不过越是谈到深处,马明伟越是觉得这东西恐怕不是三两句话能说清楚的……

“那电机内部呢?”

他追问道:

“比起暴露在外面,而且还是铜制的滑轨,更大的热负荷应该发生在电机部分才对……怎么在设计图上没看到专门的冷却通道?”

恰在此时,控制台的一块屏幕上弹出了一个窗口。

提示冷却循环即将开始,要求操作人员对屏蔽套的密封性进行最终确认。

“这就是我们的独门绝技了。”

常浩南说着点下确认按钮,然后打开了冷却控制系统中的“电机”部分:

“我们借鉴了核用屏蔽泵冷却循环系统中的一些灵感,让定子和转子之间由一层极薄的屏蔽套隔开,并将支点处所用的传统轴承改为非接触式磁轴承,从而把动密封转化成静密封……这样一来,冷却液就可以直接填充到电机内部,而不会直接接触到定子铁心及绕组。”

“虽然作为代价,定转子屏蔽套的存在会导致电机的有效气隙增大,带来更大的涡流损耗……但总体而言,还是冷却效率提升所带来的收益更大。”

这一次,马明伟终于没有再主动延续这个话题,只是注视着屏幕沉思了一会儿。

“常院士。”

他严肃地抬起头:

“我想等这趟离开鼎新基地之后,我需要找个机会专门去京城找你讨论一下,关于电磁轨道系统热管理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