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街小巷都在指点议论,都察院正四品,左佥都御史,张昌兴,张大人,冒上死劾军屯十弊,触柱死谏,当堂身亡。

张大人为大周朝百万军士发声,舍生取义。

普通百姓不知张昌兴这一壮举代表了什么,却也知道张大人是一个好官,不觉就跟着板车一路相送。

绵延了何止十里。

张昌兴出身农户之家,家里有几亩薄田,父亲有祖传的木匠手艺,家里有些余钱,便让张昌兴读书认字,出人意料的是,张昌兴在读书上,表现出了过人的天赋。

张家一大家子决定勒紧裤腰带供他读书,村里的人也帮衬了许多,他也不负众望,县试(童生)、院试(秀才)、乡试(举人)、会试(贡生)、殿试(三甲进士)......

二十七岁钦点了进士,但他只是普通的百姓之家,连落魄的寒门学子都算不上,没钱没人脉没背景,最后进了都察院,全靠一腔忠直,得了尤大人看重,熬到了都察院左佥都御史,也就到顶了。

他弹劾太后党有十余年。

最后血溅大殿。

张昌兴一生清贫,都察院又是清水衙门,在京为官多年,住的仍是租赁的四合院,位置就在大兴一带,离京里有些远。

每次早朝,他丑时就要从家里出发,卯时之前要抵达宫门,等候宫里大开宫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