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木雕,随身携带其实也算是一个护身符。
平安县这边不信这个,他们留着也没啥用,更不会抽出时间来供奉香火。
“大爷你们这采参用得着上山这么早吗?现在人参芽还没发吧?”
陆东虽然未曾去采过野山参,但是多年走南闯北其实也听说过这一行当。
此时才是阴历二月末,距离采参的第一阶段“放芽草”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
“放芽草”大概在阴历四五月,那时候百草初生,树叶闭门,参苗刚刚萌发。
蒋林有些诧异的看向陆东:“现在是来得有些早,我们这回其实就是来看山场,不然也不可能就来两个人了。”
采参客放山,分为两种,“拉帮”放山和“单棍撮”。
像蒋林这种就是“拉帮”放山,算是集体出动,一般由把头根据风向、阳光、土质、水源,等各类因素确定山场。
然后再带队前往。
“小伙你难不成也会放山?”
陆东笑了笑摆手道:“哪有,这大山里虎狼出没,棒槌难寻,我也就是听说过而已。”
“棒槌”指的就是人参,也算是这一行当的暗语。
蒋林听后也是笑了笑:“对啊!棒槌难寻。”
“我们也就是闯关东的难民,要是有地,谁愿意跑山上去找棒槌。”
“咱们这大山里,多少英雄好汉就这么折里了?”陆东一番话后,蒋林也是打开了话匣子。
“外山还好,路也好走,可是收货太少。”
“像深山里面,那就不一样了,啥东西都多,就是树叶遮天,虎狼出没,一般人还真没那个本事”
“不过我们有着自己的路子,倒也能吃上这碗饭。”
其实坟岗子往北继续,就可以称为深山,里面的野兽确实更多,同时赶去的人也很少。
至于横跨那绵延数百公里的山岭,去过的猎人更是凤毛麟角。
就坟岗子再往南一点的葡萄林,其实都没太多猎人过去。
至于普通人那就更是只在外围活动了,最多只能算是林子,连外山都算不上。
“你像我们在长白山采参的时候,那一去就是十天半个月,有时候发现好地方,那可是寸寸土地都找个遍住上好几个月都时候也有。”
“还记得有一次,光赶路就我们就走了七天,当时可寻到了一块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