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五章 饥荒之年(五)饿死也不借粮

大河守望 关源岭 1457 字 1个月前

古寨葫芦庄的“王老虎”王财主,在这大灾之年颇动了一番脑筋,他虽然与穷人没多少感情,但假若村子里的穷人都饿死光了,对他好像也没多大好处,况且他多少还有那么一点乡情,除了守财与发财和弄漂亮女人上瘾,没别的不齿的毛病。在村民生死离别之际,他聪明地发起了善心,要为穷人做点儿善事儿,不管是做做样子也好,不管是真心实意也好,行善总比作恶好。

一天,他让长工套起了两辆大马车,约请瞎了一只眼的甄保长“甄阎王”和几个乡绅,在王家粮食仓库里装了满满两大车陈年玉米,亲自跟着马车在葫芦庄转悠起来,保长和乡绅说那家是穷户,他就借给贫穷人家一斗玉米,来年秋后还他两斗玉米,这两车玉米借完为止。

甄保长满面红光地亲自敲着铜锣:“王大善人济粮啦!王大善人济粮啦!王大善人可怜村民,可不能忘记王大善人的恩德啊!”

虽然这时离麦子成熟还有小半年时间,一斗玉米一家人儿数着颗粒儿吃也吃不了几个月,但在不同程度上延缓了饿死的时间。这一斗玉米粗粮,在好年景真不算个啥,可在这饿死人的灾荒年,别说借一斗来年还两斗,就是借一斗来年还十斗,谁借给你?去哪里借?

当日深夜王财主就把库存的粗粮和细粮,动用了十几辆大马车,连夜悄悄运到他开封城里的粮行,趁着大饥荒要成几倍加价赚大钱。

古寨里的乡亲们就为“王老虎”的这一善举,感恩戴德起来,认为“王老虎”的爷爷老铁匠“铁善人”的魂灵回来了,从此在人前背后再也没人称谓王财主是“王老虎”了,而改称“王大善人”。

王财主这两车陈年玉米,晃悠了半个村子,还没走进荷花儿那条小街就放借完了。

有幸得到借粮的穷苦人家,都是眼含热泪双手接着,没有不要的,是救命粮啊!撑一些时日算一些时日,总比立即饿死好。

可就有这么一个人儿,说啥都不要,拒绝接受这一斗难得的救命粮,街坊邻居再三劝说都无济于事,甚至王大财主屈尊保证道:“白送,来年不让你还粮!”他还是拒绝接受,白给也不要。王大财主只好尴尬作罢,村民们都感到不可理解,难道他与王财主平时有啥过节别扭?可是没听说他与王家有过什么怨恨哇……这大饥荒之年跟啥闹别扭也不能跟粮食闹别扭啊……难道他家里还有粮食吗?其实他的老娘已经饿得走不动路了,他也饿得身上逐渐浮肿起来。

“这穷小子向来不识抬举,饿死活该!村里这样的混蛋死绝才好!”甄保长斜着一只眼恶狠狠地小声骂道。

这个人儿不是别人,就是长了一脖子犟牛筋儿的胡黑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