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且现在没有精力去解决这类问题,和辽东女真、漠北蒙古、南洋西番比起来,京城的治安乱象只能算疥癣,不想放也得放。
不是洪涛对民间疾苦不闻不问,而是眼下局面太乱,仅凭王安和张然的陈述已经成了很严重的社会问题,牵扯到朝廷的方方面面,远非皇帝出面几句话就能解决。
先不提抓来的人是否罪该致死,实际上死一些泼皮无赖反倒是好事,免得他们整日里骚扰京城百姓,令人担忧的是皇帝的安危。
如此胆大包天可不是司礼监的主意,而是皇帝的授意。以此类推的话,司礼监里有没有张然的眼线也很难讲,如果有的话必然也是皇帝的授意。
假若皇帝要向寺庙僧人动手,微妙的平衡马上就要被打破,局面会迅速向着不利方面倾斜。不满意的会更不满意,部分还能接受和静观其变的则会持反对态度。
自己已经和皇帝牢牢绑在一起了,一旦皇帝出了问题,继任者不用问也是福王。只需想一想太贵妃看自己的眼神,想改弦易辙绝无可能,只有死路一条。所以无论为了自己还是皇帝,这件事都必须提出来,且要得到明确答复。
目前朝堂里的局面很微妙,大致分成了三派。一部分官员对皇帝颇有微词,一部分官员觉得还能接受,一部分官员在静观其变,谁也无法占据绝对优势。
但眼下不管不意味着以后也不管,只要被洪涛记录在小本子上的人和事,要不就是需要报答的,要不就是优先消灭的。
但另一件事也让他心里很不安生,下午张然带着小太监们去做了什么能瞒过别人,却瞒不住掌管东厂的司礼监第一秉笔。
不光在御马监,内宫十二监、十二库、十一房、八局、五厂、五门、四司,包括女官的六局一司里面都有心腹安插,凡有不寻常之事马上就会禀报。
京城的寺庙数量尤其多,来此伺机获取度牒的假僧人也多。找不到挣钱的路子,干脆混迹于市井,与另一个流民群体,乞丐,成为了京城治安的两个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