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说将来打算从军或者当工匠的就别学太多文化课了,也不用熟练拉丁语。打算当医生的那就少学点几何、地理和物理。而有志去走仕途的各科都要学,只是都不用学精,蜻蜓点水及格即可。
这样的试点在海户司中无法进行,那些孤儿将来的用处多是情报和督查工作,标准必须高一些。所以只能让马经纶的《闻道书院》先试试水,等做出一些成绩之后再小范围推广。
“臣懂了,待与马主编商讨之后即刻着手实施。臣以为此举应先在广东福建和山东试行,不知陛下以为如何?”
至此,袁应泰觉得大部分听懂了皇帝的意思,并不复杂,不就是又一场新政推广嘛。该如何操作熟悉的很,且眼下的大环境可比十年前强多了,没什么大难度。
“正是此意,另外南京那边的官员数量也该有所控制了。朕近日来翻了翻史料,发现个骇人听闻的数字。
<div class="contentadv"> 汉朝有人口6000万,官员最多时不过8000,算下来7000多名百姓供养一名官员。若是加上胥吏,差不多500人供养一名官吏。
唐朝的人口总量变化不大,但官员数量增加了近一倍,等于是4000名百姓供养一名官员。胥吏也是水涨船高,加在一起,每200多百姓就要养一名官吏。
到了我朝,人口数量差不多翻倍,然官员数量却涨了数倍,算下来1000多人就要供养一名官员。如果加上胥吏的话,竟然达到了不足百人就要养一名官吏的程度。
户部总说太仓不满,各州府年年哭嚎仓廪不丰,除了军饷耗费恐怕冗官才是罪魁祸首。但朕也知道积重难返的道理,京师这边暂且不要动,南京的官员也暂不裁撤。但今后就尽量少安排人去南京任职吧,任其自生自灭就是了。”
教育问题再怎么改良终归属于远水,想解决大明朝廷税收不足的问题,光靠新政推动经济发展开源创收远远不够,还得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