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李博源的话,郑氏满意的点点头,“那你快去吧,颜娘这会也该起了。”
郑氏并不想久留李博源,一个李博源一直偷看茹娘,她想着不能让李博源一次将她女儿看够,另一个自然就是去安家拜谢,自然要早上去最心诚。
李博源虽然有心多留一会,可是也知道要去拜谢,是早上最好。
李博源依依不舍的离开后,郑氏便立刻将自家儿孙、媳妇全部叫到面前,先是冷眼将底下的儿孙都打量了一遍后,这才开口。
“今日我说的话,你们都给我听好了,要是让我知道你们以后做不到我下面说的话,那你们趁早就从我这家里滚出去!”
众人没有想到郑氏会在李博源来了后会这么正经的训话,虽然他们已经习惯了这家是娘(奶奶)做主,可是瞧着爹(爷爷)站在一旁认同的脸色,想必这肯定是老两口商量过的。
“是。”
郑氏听着下堂儿子、媳妇和孙子们的回应声,这才开口,“如今咱家茹娘和博源订了亲,那咱们就是一家人,博源是秀才不假,可是这世上还有比秀才更厉害的人。
要是让我知道以后有人打着博源和茹娘的名头在外面做了不该做的事情,那我这家就容不下他这人,就算是我们老两口都去了,他也照样得滚出去!”
郑氏的声音掷地有声,一家人也习惯了她的大嗓门,听了她的话,自然是纷纷点头。
看着众人点头,郑氏这才接着道:“当然,咱们茹娘虽然是乡下姑娘,哥哥们都是种地的,可是她还有侄子们,还有以后咱家的好儿郎们!
这李博源要是以后欺负她,你们这些个哥哥嫂子还有侄子们,自然也不能放过李博源!他李家要是敢做对不起茹娘的事情,你们就给我好好让他长长记性,让他知道,咱们林家的姑娘,可不是好欺负的。”
郑氏一口气说完这些,这才大声问道:“记住了没!”
“记住了!”
茹娘的几个哥哥应声最大,他们就这么一个宝贝妹妹,要是她被欺负了,那他们肯定不能饶了李博源。
郑氏的这一段训话,不出傍晚就传到了林母的耳里,林大弟从河里捞了筷子长的两条鲫鱼,林母特地做了奶白的汤,打了鸡蛋花,送来给林颜娘吃。
林颜娘吃了鱼汤,听着她娘的话,心里感慨她这个堂婶厉害,却没有开口说什么。
倒是一旁的安锦云,说了一句话,“堂婶是个有大智慧的女人,这样的人,就是做大户人家的主母也够了。”
李博源成了碗口村的第一个秀才,这几天村里人有心去他家套关系的人多了很多,郑氏今天说的话,很快就会传到李家人的耳朵里。
毕竟郑氏的大嗓门一出,刚走出去的李博源还有门外的村里人肯定能听见。
郑氏让儿孙们不要给李博源招惹是非,也不要怕李博源的秀才身份,既然想不怕李博源的秀才身份,那自然就要比他的身份更厉害。
“你堂婶的确聪明,我听小弟说,她那几个孙子如今都不出来玩了,闹着要在家读书,说要考取功名,给他们姑姑撑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