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落山村不远的宗家祠堂,就是历思良他们平时上学的地方,是以宗姓为主的一个大寨子。听说在几代以前十分显赫,得了太宗皇帝御赐兴建族姓祠堂。时至今日,在桃源县附近乃至麟州府城,都算得上是首屈一指的显赫望族。
这样想来,再加上那少年本身的衣着气度,倒也符合。
所谓百年望族,盛极必衰,这些年来,倒再未听说过宗氏族里出过什么人物。否则以世家大族的家规教养,又怎会允许子嗣像宗少城这般胡来。
要知道,本朝重文轻武之风已久,世家子弟若是迷恋武学,传出去可是要被人取笑的。
不过他刚才说那番话的摸样,虽说是少年意气,倒颇有几分豪气干云的感觉。这样的人确实不多见,还真是特别的……有趣。
这一趟却是做了无用功,花蕊娘推开自家的院门,忍不住就自嘲的笑了笑。走进屋子冥思苦想了半天,才眼睛一亮地扒开床上的褥子,又将一块床板掀了起来,小心翼翼把把系带叠好放了进去。
床板放下去刚好能挡个严实,花蕊娘满意地拍了拍手,抱起被子和褥子到院子里摊开晒着,这才向着吴婆婆家这边来。
赵氏和商姨娘正在灶间里忙得不可开交,看见花蕊娘进来,赵氏连忙冲着她喊了一声:“蕊娘,快帮我把莴笋削了。”
“哎,”花蕊娘看见灶台上放着四根新鲜透亮的莴笋,便转着找了一把小刀,蹲到角落的潲水桶边去削皮。
“亏得有你姨娘在这儿,不然我一个人还真忙不过来。”赵氏手上忙个不停,一边抬起头来笑道。商姨娘听见这话,面上便微微有些泛红。
“客人已经来了?”花蕊娘往外头看了看,接口问了一句。
“恩,都在厢房坐着呢,你婆婆在里头陪着。”赵氏往一旁的木架子底下抽出一个大木盆,又从旁边的缸子里舀了几瓢黄豆放进去。
花蕊娘点了点头,想了想便转向商姨娘问道:“朗哥儿和云娘呢?怎么没见着。”
商姨娘刚要回答,赵氏就抢着开口道:“屋子里头磨不开,我让阿良领着他们上明章家玩去了。”
“明章哥家?”花蕊娘心头一紧,立刻站起身来:“三舅公可不喜欢咱们家……”
“没事,”赵氏了然地冲着她笑了笑:“你三舅公那人就是倔,其实没啥坏心。小孩子一块儿玩玩能有啥,他铁定不能说啥。”
赵氏不是喜欢胡乱说话的人,花蕊娘稍微放下心来。见她提起一个大桶往盆里倒水,就好奇地问道:“婶子这是干啥?”
“泡豆子推豆腐。”赵氏倒完了一桶水,又接着去拿另外一桶。
“哦,”花蕊娘不解地眨了眨眼:“村子里不是就有卖豆腐的?”
“自家推的可不一样,味道上头没法比,”赵氏蹲下身去揉着豆子,又将漂浮起来的虚壳捏了出来,一边答着花蕊娘:“你婆婆说,这时节没啥好菜,人家大老远的过来,咱们怎么也要尽到心意。”
花蕊娘只觉得心底像是闪过了一道什么东西,想抓却又抓不住,便笑着向赵氏说了一句:“婆婆就是什么事情都想得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