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尽管已经晚于对手,或者有被说成抄袭的风险,他还是果断决定推出每团外卖的会员红包系统。
研发部门加班加点,对系统进行最后的调试和优化;运营部门也紧急行动,与商家重新沟通,争取更多的支持和参与;公关部门则开始准备宣传方案,希望能在推出时尽量挽回一些劣势。
终于,每团外卖的会员红包系统上线了。然而,市场的反应并没有如他们预期的那样热烈。由于饿了吧外卖已经抢先一步,占据了用户和商家的大量心智份额,每团外卖的这次推出并没有引起太大的轰动。
马芸得知每团外卖也推出了会员红包系统后,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丝狡黠的笑容。他决定抓住这个机会,给每团外卖一次沉重的打击。他迅速联系了一些有影响力的媒体和自媒体人,向他们透露了每团外卖“抄袭”饿了吧外卖会员红包概念这一虚假信息,并暗示每团外卖在竞争中缺乏创新,只是在模仿饿了吧的成功模式。
这些媒体和自媒体人收到消息后,如同嗅到了血腥味的鲨鱼,纷纷开始撰写文章和制作视频,标题诸如《每团外卖:模仿还是创新?》《外卖大战,每团外卖竟成“抄袭者”?》等内容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开来。
网友们看到这些报道后,开始在各大社交平台上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原来每团外卖是抄袭饿了吧的啊,太让我失望了。”
“我就说怎么这么快也推出类似的会员红包,原来是抄袭。”
“抵制每团外卖这种不正当竞争行为!”
一时间,每团外卖陷入了舆论的漩涡,被众多用户和网友抨击。公司的声誉受到了严重的损害,一些原本持观望态度的商家也开始对每团外卖产生了质疑,甚至有部分商家暂停了与每团外卖的合作洽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