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不在皇帝陛下的英明领导下?

“申国公,说话是要负责的,这不是关起门来,是显得殿,是君王御前。”

魏征不由侧目。

可以啊小老弟。

这攻击力十足,太过于犀利了啊。

房玄龄狐疑,他有点不解,当初太子在这于志宁的教导下,是怎么成长的这么优秀。

就这不假辞色的行为,自己听了都头疼无比。

“于尚书,你这话从何说起。”长孙无忌站出来帮忙说话了,“申国公不过是解释一下,你就要十句百句的反驳。”

“既是知道在君前,你礼部尚书难道不懂得什么叫礼数吗?”

干起来了。

双方干起来了。

房玄龄跟魏征乐得吃瓜看戏。

马周低头数着地面的纹路,看看怎么才能数出花儿来。

岑文本也在,只不过他是来陪读的。

陛下要他在太子召见群臣之时,也要在场。

李承乾低着头,拨弄着衣袍,好像是要整理。

但长孙冲瞪大了眼睛,也看不出太子仪态有需要整理的地方。

完全是瞎摆弄啊。

李治饶有兴致的盯着,观察众人的表情。

这次会议的内容,他是知道的。

但大家的反应,可太有意思了。

“赵国公既然知道于尚书是礼部尚书,难道不知道于尚书更懂礼数的重要?”

萧瑀出声道:“压下礼部的奏本,这就是申国公的礼数?”

“再者,于尚书有哪句话是不对的?”

“申国公想要开脱,却让礼部获罪于陛下。”

“这是什么道理?”

“你……!”

高士廉气急。

长孙无忌板着脸,很是难看。

他不是在意两人的针锋相对,寸步不让。

是太子的态度,令他很是不安。

从始至终,太子说了开场白后,就没有说过一句话。

当他与高士廉遭到发难,引起于志宁与萧瑀的反对后,太子一言不发,无动于衷,就很好说明太子的态度。

是偏向于志宁与萧瑀的。

长孙无忌看向自己的好大儿,长孙冲接收到讯号,刚准备说话,就听到不高不低的‘嗯’声。

他看了一眼太子,才直起的身体,顿时软了下来。

长孙无忌心头莫名的一悲。

太子到底想要干什么?

为什么要对他咄咄逼人的?

难道非要闹的大家一拍两散吗?

没了我长孙无忌的支持,你太子也能好过?

但他突然意识到,太子真的可能不是太在意了。

而是他长孙无忌一旦脱离太子一系,反而要受到口诛笔伐,保不住自己的地位。

“殿下!”

萧瑀直接从软垫上站起来,走到殿中央,道:“文贤两报所报道,在长安城内,引起极大的震动,百姓义愤填膺,学子士人群情激愤。”

“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破坏朝廷的教化事业。”

“陛下曾说过要朝堂要教化万民,殿下之前宣称,教化大业,人人有责,哪怕是匹夫,也要为教化大业做出贡献。”

“文贤两报,虽是不才,但自发行以来,就忠实践行陛下与殿下所倡导,报纸一文钱一份,根本不考虑是否能够盈利,只要是能够做到一份教化的责任。”

“哪怕是亏本也在所不惜。”

“长安多少学子文人,受到文贤两报的启发……。”

“北方多地官府,不分青红皂白,使得文贤两报遭受不公对待,只能是在报纸上控诉。”

“臣很是痛心,感到悲伤。”

“若是官府都不支持,打压民间自发的教化行为,大唐何谈教化,谁还敢主动为教化大业做出贡献来?”

萧瑀痛声说道:“臣不禁要问。”

“我大唐怎么了?”

“长安都能发行报纸,江南也可以,剑南等地也欢迎。”

“为何独独在山东各地寸步难行,遭受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