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给两兄弟经济课,银行地位会等同六部

“稚奴,你有十万贯,存在银行,一年我给你两千贯,你存不存?”

“存啊,两千贯,就是把钱放着,有这么多,白要白不要的。”李治道:“可这样的话,十万是两千,百万是两万,那银行不是一直亏?”

“所以,他们肯定会乐意存钱的。”

李承乾道:“至于说亏,那就要从借贷入手了。”

“民间借贷猖獗横行,喝人血吃人头,家破人亡的比比皆是。”

“银行就是要将民间借贷的势头给打压下去,利息要的也不高,只要比储蓄利息高就成了。”

“这一点,三郎你要记住了。”

“银行还要打压民间借贷,让他们没有生存的土壤,这是解救千家万户百姓。”

李恪不由说道:“兄长现在只让银行兑换银元,难道是担心民间借贷的势力反扑?”

“你以为呢?”

李承乾反问。

民间借贷,背后是多少世家大族在支撑的。

他们就是罪魁祸首之一。

另外一个祸首,就是朝廷官府,大唐朝廷也在搞借贷,甚至还设立了一个官职,捉钱令史。

专门搞借贷的。

还冠冕堂皇的说是‘以给公用’。

意思放出去的钱,赚回来的就给官府公用。

在这种没有监督,任由地方官府借贷生钱,以给公用。

你说该有多野蛮多疯狂?

简直不敢想象,这股势力有多庞大。

所以,李承乾也只能悄无声息的,一点点的暗度陈仓,等到时机成熟后,再推出银行借贷来。

从而废除官府借贷的活动,也打击野蛮残虐的民间借贷。

李恪突然感觉亚历山大,扑面而来的压力,让他有点窒息。

这就是一个烫手山芋啊。

他心头苦笑,差事是好,但也要有体格撑得住啊。

“这个事情,暂时就我们三兄弟知道,不要再入他人之耳。”

李承乾严肃的交代,两人当即应声。

见气氛有点凝重,李承乾笑道:“三郎,你也别太有压力。”

“银行现在是草创,地位不显,但以后,它的地位会等同六部。”

他拍着李恪的肩膀,道:“往后啊,你这位银行行长,就会与六部尚书一样。”

“位高权重。”

抗压局嘛。

肯定要给人家相应的甜头。

银行等同六部,那样才有足够的实力,去站稳脚跟。

李恪低头一笑,道:“兄长,我倒是不会怀疑,但我想到个问题,银行地位高了,是不是正好让各地官府的捉钱令史,调入银行做事呢?”

“这样也好安抚他们,会少许多阻力的。”

李承乾道:“你能想到这一点很不错。做事,要把朋友搞多多,敌人搞少点。”

“能拉拢的拉拢,不能拉拢的中立最好,实在不行,就是敌人。”

“敌人,就需要重拳出击。”

两人受教道:“多谢兄长教诲!”

“还有一个事。”

李承乾玩味的说道:“你们觉得,海鲜的背后,就只有刚才说的那些吗?”

嗯?

两人很是不解,双眸充满迷茫之色。

“难道还有其他?”

“呵!”

李承乾轻笑道:“你们眼界还是小了啊。”

“海上财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当大唐的船只能够远航,所到之处,我大唐威名远播。”

“一切种种,都归我大唐所据。”

“你们不要局限于中原九州,要放眼到海上,放眼未知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