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形势,正是他最乐于看到的。
虽然赵倩是一把手,而且在常委会的支持者居多,但她不争不抢的性格,反倒给了孟庆宁快速站稳脚跟、然后迅猛发展的良好环境。
有徐治江的支持,他可以轻松拿到许多优渥的资源,然后转化成政绩,一方面积累升迁的资本,另一方面也能以此笼络人脉。
就说常务副县长兼管委会副主任孙川,本来是旗帜鲜明的“赵家军成员”,但现在跟孟庆宁在政府这边搭班子,眼看孟庆宁大口吃肉,孙川也跟着分到了不少汤,已经有趋于中立的迹象了。
现在他让赵倩好好养病,就透露出了架空赵倩的动机。
“趁人病、要人命,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啊!”
孟庆宁忽然动了一个念头,想试一试自己在常委会的话语权提升到了什么程度。
于是,他又开口说道:“还有个事,是关于这两天接待的那个港岛投资商施怀灿,谈了之后,他对于在开发区建厂还是很有兴趣,但资金有些紧张,考虑到回报周期太长,他希望我们再给予一些优惠政策。”
“他还想要什么?据我所知,整个京州市都没有比我们更好的税收补贴政策了。”赵倩觉得这个投资商的胃口有些大。
“他希望能承接矿业大厦的工程,赚到利润后,再反哺到建厂上。”
孟庆宁这话一出,大家的脸色都古怪了起来。
赵倩皱眉沉声道:“这不就等于让我们给他钱去建厂吗?”
“逻辑上这么说也没错,但我们还是得考虑到实际情况,毕竟我们开发区现在几乎一无所有,想要吸引大企业落户不容易,所以适当多出让一些利益还是值得斟酌的。”
孟庆宁跟着徐治江耳濡目染久了,官腔说得很顺溜:“而且他不管建大厦还是建厂房,本质上都是给开发区做贡献嘛。”
其他人对此虽然鄙夷,但也不是不能接受。
毕竟这种情况在招商引资上很常见,特别是一些小地方,政府为了争取大投资商来置业,前期都要先把人的肚子填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