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分道扬镳

<特别鸣谢:tijin的大神认证!本章五千字,特此加更!>

夜深沉沉。

相府门庭深深,家仆们巡逻往来,身影于灯笼光晕之下来回穿梭,暗处更有摘星处的高手隐匿警戒,尽显大华第一权贵府邸的庄严气象。

谢令君浑身浴血,踉跄扑至相府门前。她手中匕首寒光闪烁,却也难掩周身惨烈,那原本一袭湛青色衣衫,此刻早已被鲜血浸透,红得触目惊心,整个人仿若刚从血池捞出,狼狈不堪。

今夜恰逢摘星处东南第一枝值守,她乃相府的老人,一双眼眸犹如夜枭般犀利,即便身处墨黑之夜,亦能视物如昼。她一眼便认出这满身血污之人,竟是夫人的侄女。

当下心内一凛,不及多想,身躯一纵,率先冲出门去。只见十余内卫面露狰狞,正欲对谢令君行凶。

东南第一枝蛾眉倒竖,眼眸含煞,厉声喝道:“哼,敢在相府门前行凶杀人,且杀的还是谢家嫡女,尔等内卫当真是不知死活?”

那十余内卫闻言,皆是面面相觑,神色惊惶。他们暗自思忖,自己行事隐秘,这女子怎一眼便识破了自家身份?可念及主子交代之事,咬一咬牙,心一横,便欲强抢谢令君。

东南第一枝见此,也不多言,长剑恰似一道惊鸿,破鞘而出,寒光凛冽,直欲饮血。

恰在此时,马三宝宛如一尊怒目金刚,大吼一声,拎着大刀,气势汹汹杀将出来。相府三十名家兵闻声而动,如潮水般一拥而上,个个仿若猛虎下山,二话不说,刀光剑影交错,须臾功夫,便将那藏头露尾的内卫屠戮殆尽,干脆利落。

摘星处一落索随后赶到,动作麻利的清扫血迹尸体。不多时,西园街便重归寂静,仿若什么都未曾发生。

且说谢南与杨文和瞧着昏厥在地的谢令君,二人四目相对,皆是满脸疑惑,摸不着头脑。这谢令君缘何会被内卫追杀?又为何会深夜逃出东宫?诸多疑问,恰似一团乱麻,在二人心中满是不解。

“莫不是宫里出了变故?” 杨文和眉头紧皱,声音细微,却在这静谧房间中显得格外清晰。

谢南沉默良久,而后微微颔首,附和道:“理应如此。令君武艺与我师出同门,虽说不上是绝世高手,可自保之力绝对绰绰有余。这孩子虽说平日里行事有些急功近利,却也知晓分寸,断不会做出太过逾矩之事。如今被众多内卫追杀,难不成是瞧见了什么宫闱秘辛,犯了忌讳?”

“东宫那地方,自太子死后,那隐秘之事,也就你我、漟儿和定国公知晓。令君一直被圈禁于东宫,还能有何事能让她撞破?” 杨文和疑惑道。

谢南闻言,亦是满心狐疑,眉头拧成一个 “川” 字,暗自思忖,究竟是何等惊天大事,竟引得十数名内卫不惜遮掩面目、隐匿行踪,也要对令君穷追不舍,着实蹊跷至极。

正思量间,谢令君猛地惊醒,待看清眼前之人乃是自家姑母,那紧绷的心神瞬间决堤,恰似受了委屈的孩童,嚎啕大哭起来,双手紧紧抱住姑母,身躯颤抖不止,哭得肝肠寸断,话也说不利索。

“别怕,别怕,姑母在这儿,定护你周全!如今回了家,再无人敢欺你!” 谢南轻轻抚着她的后背,语气轻柔,满是疼惜。

谢令君闻言,身躯抖得愈发厉害,泪痕满面,抽抽噎噎道:“姑母……那……那个二狗,他……他竟要欺负我!”

杨文和目光敏锐,察觉此事定不简单,当下轻声引导:“莫急,慢慢说,可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谢令君深吸几口气,强自镇定心神,缓了缓情绪,道:“今晚,我在东宫歇息,正迷糊间,突然几个内卫簇拥着那二狗闯了进来。那二狗一脸淫邪,二话不说,便欲对我图谋不轨。幸得我幼时随姑母习过武艺,一番交手,他们竟也不是我的对手。”

“我将内卫打倒后,怒目质问那二狗,为何如此胆大妄为。他却毫无惧色,反倒讥讽于我,言说我马上便要命丧黄泉。我心中不解,便以匕首抵住他咽喉,威胁若不道出实情,便要他血溅当场。起初,他还嘴硬,我一怒之下,持匕首狠狠刺向他腰身,他吃痛之下方才道出真相。”

“什么真相?” 杨文和目光紧紧锁住谢令君,生怕错过一字半句。

谢令君平复了下心神,急切道:“博陵崔氏与范阳卢氏联手举报太原王氏谋反,二狗从内卫听闻消息,说世家此番怕是要大难临头,我谢家亦难幸免!”

“还有呢?” 杨文和继续追问。

“而后,内卫陆续赶来东宫,见我便如见仇人一般,不问缘由便欲下杀手。我想逃,可深夜宫门落锁,已然无路可走。无奈之下,只得藏身于东宫的永定河中,屏息潜伏,以待时机。

那些内卫仿若癫狂,见我故意留在东宫正门的锦帕,误以为我已逃出东宫,便强令东宫宿卫开门。我瞅准时机,从水中一跃而出,一路奔逃,他们一路紧追不舍,直至杀至西园街。” 谢令君回忆起适才惊险,心有余悸,脸色煞白。

杨文和微微点头,与谢南交换了个眼色,而后默默走出房间。

刚一出门,杨虎恰匆匆赶来,满脸郑重,抱拳禀道:“老爷,出事了!皇宫传来消息,范阳卢氏与博陵崔氏一同举报太原王氏谋反。老太君接了皇帝旨意,坐镇中枢,调兵遣将。

如今韩国公亲率大军,皇城司五百精锐、内卫五百悍卒,联合神策卫两千铁骑,外加地方厢兵,浩浩荡荡,总计四千人,直奔太原府而去,似要将那太原王氏连根拔起。”

“看来陛下这是暗中谋划了许久,策反了范阳卢氏与博陵崔氏。若不是那二狗坏了陛下好事,定不会现在动手。如今这般仓促行事,怕是很难将世家势力一网打尽。” 杨文和负手而立,悠悠叹道。

言罢,他步入书房,仿若老僧入定,闭目而坐,脑海中念头纷至沓来,诸多人物、事件不断闪现,推理思索着皇帝此番布局的后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