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多瑜不再理会他,而是拿起了合约看起来,然后精准地再翻译一次。
虽然是英文,但合约里的漏洞太多。
秦多瑜一边翻译,一边把她觉得不合适的地方都说了一遍,她不为钢铁厂做主,只是善意提醒。
比如一次性付款可以分期,要不然打款过去,人家不发货,卷款逃了,找谁说理去?
还有就是炉子肯定是淘汰下来的,但就算他们淘汰下来,也确实比我们的要好,但产品老化破旧,那么维修问题也要考虑。
但秦多瑜觉得若是价格太高实在没必要买,她看得书上面是有技术讲解的。
只要钢铁厂的技术人员好好学习研究,应该是能自己突破的。
整个办公室里只有秦多瑜的清亮的声音,翻译干脆,条理清晰,还加入参考意见。
德国翻译一直按照秦多瑜的话翻译着,两个德国人的面色也是变化不定。
看秦多瑜的目光已经收起了轻视,且觉得小姑娘提出来的合约漏洞真的是非常犀利。
这让他们也心里很紧张,毕竟他们的东西已经要淘汰甚至马上要坏掉了,
完全不担心华国技术能超过他们,
而且卖给华国还能大赚一笔。
秦多瑜翻译完后,看向林文武,见他面色无比的凝重,她突然拿出书本走到他面前。
“林厂长,你们要买的是这种小型炼钢炉吗?”
秦多瑜翻到黑白图片页面给林文武看。
林文武和身边几个人都凑脑袋过来。
“是这种!但还不如这个,这个应该是比我们要买的先进,练出来的钢会更薄一些。”有个老技工立刻说道。
“这是什么书?”林文武很惊讶道。
“这是国营书店要我翻译的钢铁类德文书,我已经看了大半本。
觉得里面炼钢炉一代代的演化过程其实每一次都不是很大,也许我们师傅也能自己研发。”
林文武猛地眼睛亮起,很震惊地看向秦多瑜。
那老师傅也很惊讶,随即有点丧气道:“我国已经进口洋铁皮,我们厂子分到一些。
可研究了很长一段时间,觉得要做到那种厚度硬度,以我们的炉子和技术都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