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要带领杨家村致富的计划不能耽搁了。
秦多瑜考虑很多,最后觉得先成立一个食品作坊,因为现在大家最在乎的还是吃和穿。
因为城里凭票买吃的,黑市里卖的最好的也是吃的。
秦多瑜去县里几次,买了很多东西回来。
然后在知青点开始做吃的。
合桃酥是大家的最爱,但不是人人能买得到的。
秦多瑜做不来合桃酥,但她能做其他点心,比如糖糕,红豆饼和鲜花饼。
按照季节,山里产出的资源,后续还可以做果酱,做栗子糕这些。
有公社撑腰,加上她在县委也是挂了名号的。
她要捣鼓点啥,大家都很信任的支持。
比如她要从各个厂子买原材料,富强粉,糖,包装纸等,都是以最低价来扶持她的。
她教杨家村的妇女们做各种糕点,保证口感好,才开始放在供销社售卖。
价格比合桃酥便宜,但口感却不差,甚至大家试吃之后都觉得比合桃酥好吃。
秦多瑜的销售比较粗暴,因为供销社最先是不敢进货,怕卖不出去。
秦多瑜直接说卖不出去全部算她的。
卖出去自然大家都有利益。
所以供销社就没有任何风险,自然也很高兴合作。
可以说第一步的开始,用钱的地方都是她自己投资,因为知道杨家村和公社都很穷。
一旦盈利了,她能拿回成本,她也没想要赚钱,而是先带大家富起来。
虽然公社领导,杨大队长都说她太吃亏了,但秦多瑜财大气粗,根本不在乎这点小钱。
大家只知道她随便翻译一本书就有上千元,真的羡慕的眼珠子都红。
秦多瑜也不是真圣母,就当是自己黑吃黑太多,拿出来做点慈善,积点德吧。
可以说这件事放在任何人身上都不可能随便成功,但放在秦多瑜身上却是她只要做,就没有失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