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卫民看了孙华强一眼,笑骂道:“你这小子,没事学这东西干啥?”
孙华强嘿嘿一笑:“艺多不压身嘛,万一以后有用的到的地方也说不准啊。就像今天,要不是师父您分散对方的注意力,我也没机会从那个什么老虎手里,把那孩子抢下来啊。”
看着师父一副受用的表情,孙华强又缠着马卫民让他说起了“江湖黑话”的历史和演化。
接过孙华强递过来的香烟,马卫民想了想后开始讲了起来。
“江湖黑话最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最初是生意往来时的隐语,后来为了逃脱官府的盘查而逐渐发展,最终演变为江湖武人的用语�6�8�6�8。”
“江湖黑话又称作切口、春点、寸点、唇点、唇典,是江湖社会中用于交流的一种特殊语言。”
“江湖黑话的顶峰是在明清时期,当时因为江湖上的各种门派、帮会兴起,为了在一些特殊场合交流不被外人知晓,就慢慢形成了这一套独特的话语体系。”
马卫民顿了顿,抽了口烟后接着说道:“你可别小瞧这些黑话,以前行走江湖的人,要是不懂,说不定就会惹上大麻烦。我年轻的时候,我们队伍里就有一个战友精通这些门道。我就天天在旁边听着、学着,慢慢就记住了不少。”
孙华强好奇地问:“师父我知道这江湖黑话里有专门说姓氏的,比如顺水流说的就是“刘”姓,那我的孙姓应该怎么说?”
“姓孙的,叫‘通天拐’。”
“那李姓呢?”
马卫民继续回答:“李姓是‘十八子’,这都是根据姓氏的一些特点或者拆字法来的。像师父的马姓,就叫做‘追风子’。”
孙华强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又问道:“师父,那除了姓氏,还有其他的黑话吗?比如说一些日常用语在江湖黑话里怎么讲?”
马卫民耐心地解释:“当然有。比如说‘吃饭’,江湖黑话叫‘啃富’;‘喝酒’叫‘抿山’。这都是为了隐蔽行事,不让旁人轻易明白。”
马卫民继续说道:“以前在江湖上,三教九流的人汇聚,有打把式卖艺的,有走镖的,有行乞的。”
“这些人身份复杂,为了各自的利益和安全,江湖黑话就成了他们交流的一种重要手段。”
“就像镖局走镖的时候,如果遇到可疑的人,镖师们用江湖黑话一交流,就能判断对方是敌是友。”
孙华强眼睛一亮:“师父,那您再给我讲讲,这江湖黑话有没有什么口诀之类的?”
“这还真有!我给你说一点简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