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东霖站在原地,双手攥在了一起,久久没动。
晚饭的时候,姜小梨照旧做的很丰盛。
他们这里资源匮乏,镇上的供销社也没几样菜,天天都是豆角,土豆,番茄,辣椒。
但是姜小梨偏偏能做出花样。
她之前用盐和水泡了一把豇豆,封在罐头瓶子里,这会儿刚好能吃。
她做了泡豇豆炒饭,掺的有油渣,油香油香的,还不腻口。
还有改良版的西湖牛肉羹,里面放了干的黄花菜,木耳,西红柿,碎牛肉,鲜的不得了。
还用辣椒丝胡萝卜丝凉拌了一个小菜。
小川看了她好几回,姜小梨笑眯眯地说:“乖,快吃饭。”
她给小川盛了一勺汤,还细心的把木耳挑了出来。
小川不吃木耳。
沈东霖一言不发,只是脸色变了又变。
老李头看出不对劲儿,不过明智地没追问。
他是有智慧的人,人家两口子的事还是别插手的好。
吃完饭姜小梨在灶屋收拾,沈东霖走到门口说:“我放了些零钱在堂屋的柜子上,你买菜用。”
“好滴。”
姜小梨语气轻快,仿佛什么事情都没发生过。
做网红别的没学会,心态绝对没话说。
春风十里,不如取悦自己。
风吹哪页翻哪页,哪页难懂撕哪页。
沈东霖这一页,在她这里彻底翻篇。
那一点欣赏和心动毛都不算。
她现在一心只想赚钱。
她在想着如何在节约时间成本的情况下提高收购的量,一个主意猛然钻进了脑子里。
她真是被八十年代的思想给禁锢住了,忘了后世有一个词叫逐级传达。
她只需找到各个村的村长,一个大喇叭什么消息都传播出去了。
只是消息传播出去后,她还是要一家家上门去收。
她一个自行车够呛。
她需要建立一个收购站。
有想法就要一点点去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