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姜家沟也不是她的故乡,真走了也就走了,没什么好留恋的。
可是这么想的时候,脑子里莫名的就浮现了沈东霖还有两个孩子的脸。
她赶紧甩甩头,跳下床去。
她得亲自去省城看看到底是什么情况。
她骑了一个多小时的自行车先到城里,然后在车站买了一张去省城的车票。
下了车,姜小梨连连感叹,不愧是省会,这规格比东阳县高出太多了。
马路宽阔,高楼林立。
你在东阳县逛上一天也不见得能碰上几辆小汽车,但在这里不时的就会看到小汽车的身影。
还有公交车的线路也很多,去哪儿都非常方便。
姜小梨问车站的工作人员百顺药厂怎么去。
工作人员告诉她要坐4路车,倒数第二站下就行。
姜小梨走着问着,终于找到了4路车的站牌。
这个点正是上班的时候,站牌那儿等了不少要去上班的工人。
看衣服的颜色应该是同一个厂。
姜小梨好奇的瞅了一眼,写着某某纺织厂。
这名字有些熟悉,她想了一下才想起来,后世这里发展成了商业街,全国都挺出名的,不少人来这里打卡。
她为了博眼球也来打过卡。
旁边等车的其他人都羡慕的看着那些工人,那些工人则一副高人一等的模样。
没办法,那个时候能进国营大厂当工人可是祖坟上冒青烟的好事,甚至比考上大学都光荣。。
只要你进了厂,国家就管你一辈子,管吃管住,还管分配房子,老了还有退休工资。
妥妥的铁饭碗。
说是铁饭碗也端不了几年了,再过几年全国的工厂都要进入下岗潮,他们也要自谋出路。
公交车来了,人们一拥而上,姜小梨根本就不用自己走,就被挤了上去。
有人一上车就吃起东西来,有吃鸡蛋的,有吃韭菜盒子的,还有吃大葱卷饼的。
那味道呛的姜小梨头晕目眩,那个大葱还辣眼睛。
被挤着走了二三十分钟,到了纺织厂那群工人下去之后,车子松散了不少。
姜小梨还没来得及喘口气,车子猛的急刹,旁边大哥的豆浆没抓紧,啪的一声掉在地上。
白色的液体溅了姜小梨一裤腿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