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婶儿忙看过去,姜小梨已经笑着走了过来。
小川伸出手要抱,姜小梨单手把他抱在怀里。
小川紧紧搂着她的脖子。
梅婶儿想起刚才那么对小川,面色讪讪的,无措的搓着手,“小梨,我不是故意吼小川的,我是怕他掉下来。”
姜金生也有几分担忧,那大嗓门,还有那语气,姜小梨不会误会吧?
姜小梨摸了摸小川的头,笑道:“刚才的情形我看得清楚,要是你不吼那一嗓子,小川说不定就从车上掉下来了。男孩子调皮,你平时肯定没少费心,辛苦啦。”
她自己看孩子的时候也难免大呼小叫,更何况让别人来看。
她没那么玻璃心。
姜金生拄着拐杖把大门打开,“咱们进去说。”
姜小梨四处看了一下,房间打扫的比之前还干净,药材分门别类的放置,归类的也很清楚。
就是量不太大。
姜小梨眉头微蹙,姜金生忙解释:“现在这个季节的草药不像蝉蜕那么容易弄到,像黄岑那些野生的药材,挖起来又费时又费力。还有啊,很多人不认识这东西,得慢慢辨别,会耽误些功夫。再有,咱们这个收购站刚开没多久,名声也没打出去,估计得再熬一段时间。”
姜小梨也知道做生意没有一蹴而就的。
之前是她运气好,碰到张强,又是蝉蜕的季节,才赚了第一桶金。
姜金生看着她欲言又止,明显还有话说。
姜小梨开口道:“金生叔,你有什么想法只管说出来,我也是头一次做这个生意,咱们一起出出主意。”
“我本来想再打听打听,你既然来了那我就直说了。前两天有个人来送药,他以前都是往县里的收购站送的,说咱的价格比县里的高,以后都打算往咱这送呢。我觉得像他这样的人应该有不少,咱可以去收购站附近宣传宣传,咱们只要价格占优势,应该会引来不少人。”姜金生一口气说完,忐忑地看着姜小梨。
姜小梨激动地拔高了音调,“这个主意真是太好了,要不是今天你说,我还不知道县里也有收购站呢。”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特有的产物,例如供销社、邮电局,还有这个收购站。
姜金生说,东阳县的收购站在生资门市部往南大概一百多米,主要收一些废旧物资,破烂之类的。
“我当公社会计的时候,积攒了些废铜烂铁,悄悄的拿到那里卖过。”
姜金生说起这个有些不好意思,他这种行为在以前就是投机倒把罪,是要坐牢的。
他也是第一次在外人面前说这个。
“咱们村太偏了,很多人这辈子都没出过这个镇子,都不知道这些,我也是才知道县收购站还收药材,像兔毛,蜂窝,槐米,他们都收,哎,早知道这些也能换钱,我就不去煤矿了。”
姜金生唏嘘不已。
姜小梨也深有感触,即便在网络发达的二十一世纪,也存在信息壁垒。
那些风口、机会,是生活在底层的人永远接触不到的。